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亚林:外形受限寻突破,永远年轻高占武

原标题:李亚林:外形受限寻突破,永远年轻高占武

李亚林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惜力,经常忘我付出。他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导演工作从不敷衍凑合、追求完美。而在生活中他却比较随意,衣着一向比较简朴,吃饭也是从不挑食。

李亚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塑造了许多具有时代标记的角色,他戏路宽广、表演富有激情,情绪开合有致。他最开始多出演反派角色和中间角色,之后的《徐秋影案件》让他走上正面小生的戏路,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复员军人高占武让他成为一代人的大众偶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转做导演,李亚林同样为观众奉献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样深刻隽永的经典作品。

李亚林:外形受限寻突破,永远年轻高占武

出生地:辽宁省安东

生平:1931-1988

工作单位:长春电影制片厂

李亚林:外形受限寻突破,永远年轻高占武

认真演好小角色,第一次演正派就大放光彩

李亚林年少时的梦想是当航海家,但报考大学时因为肺部有问题而未能如愿,于是转而考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演员班。

在校学习期间,李亚林专业成绩相当出色,毕业之后他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他出演了处女作《虎穴追踪》,在片中饰演一名阴险狠辣的敌特分子,这也开启了他早期作品的反派生涯,之后也多为匪兵甲、特务乙之类的角色,戏路难以打开。他也曾试戏去争取角色,却与《牧人之子》《寂静的山林》等好几部影片的男主角失之交臂。每次试镜失败,导演都对李亚林说,你的戏很好,只不过……很多导演习惯性将形象作为正面角色的首选条件,李亚林的外形条件多少限制了他的发展。但是,李亚林对此从未抱怨,即使很小的角色,也都认真对待,尽力将每一角色塑造得真实完满,绝不脸谱化。

李亚林的表演也慢慢引起一些导演的注意,1958年导演于彦夫力排众议,邀请他出演《徐秋影案件》中侦查科科长汪亮这一正面角色。不少人也替李亚林捏了一把汗,毕竟是正面角色还是男一号,担心他应付不来。然而,李亚林做了大量功课,对汪亮这个人物的把握非常准确,将侦查科长的机智、勇敢、忠诚等品质很好地呈现出来。尤其在与特务周旋中,他不断识破敌人设置的圈套,仔细侦查、缜密分析、去伪存真,表演拿捏得很准确,塑造了一个头脑冷静、有勇有谋的公安战士形象。该片让李亚林步入正面小生的行列,成为其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与时代共鸣,令他成为大众偶像

《徐秋影案件》之后,李亚林饰演的正面人物接连出现在银幕上。《冰上姐妹》中的陈教练,《前哨》中的侦察员古大鹏,《烽火列车》中的列车司机刘风,而真正再次让他大放异彩的角色,还是1959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复员军人高占武。

该片是一部反映有志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品,讲述男主角高占武带领全村青年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故事。李亚林抓住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核心和产生这样人物的时代脉搏,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敢想敢干,关心同志,富于牺牲精神,努力建设新生活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他演得朴实、自然,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尤其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成为大众偶像。

李亚林:外形受限寻突破,永远年轻高占武

李亚林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饰演高占武。

为了体验生活,在拍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都住进了山西汾阳的一座破庙里。导演苏里对演员放下话:咱们这是农村戏,所以不许任何人穿洋制服,更不许打扮得花里胡哨,一律都要比农民更农民。在片中饰演孔淑贞的女演员金迪和李亚林是一对银幕搭档,总共合作过三次,《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两人的第一次合作。金迪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对我要求特别严格,记得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时候,那时我很臭美,开始学时下的年轻人,也开始刷黑睫毛,李亚林过来就批评我‘孔淑贞能刷睫毛吗?擦掉擦掉!’我们的关系特别好,他是个好同志,当时表演的时候就像在真正生活一样。”所以,观众看到的片中的角色,几乎都是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孔,反而让观众感觉到健康的美和真实的美。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李亚林和金迪这对银幕搭档也一同被选入22大电影明星之列。

没时间去巴黎领奖,“我起码还能再干10年”

1975年,李亚林和同为演员的妻子贺小书一起从长影厂被调到峨影厂。面对新的环境,李亚林有着冷静的思考。他对妻子说,到了一个新单位,过去的成绩就不算数了,得为峨影厂做出些什么才能被承认。于是,他很快投入到影片拍摄工作中。“文革”后,他相继在《春潮急》《孔雀飞来阿瓦山》《柳暗花明》中扮演了角色。1977年,峨影厂打算拍一部反映粉碎“四人帮”的电影《十月的风云》,但是缺灯光照明方面的专家,李亚林就和一个同事去北京借调,为电影筹备的工作跑前跑后。当年秋天,电影顺利上映,为电影忙活了大半年的李亚林,在片中饰演的只是一个小配角。

在做演员的过程中,李亚林已经慢慢显现出导演的才能,这时候陆续有人找他商谈执导影片的意向。1981年,李亚林与张其联合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影片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映农村落后势力对美好爱情摧残的主题和新颖的表现形式,冲破了电影创作的禁区,给正在步入改革开放进程的中国电影业携来了清新与活力。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成功之后,李亚林基本没再演戏,身份彻底变成了导演。1985年,峨影厂准备拍摄反映改革内容的影片《巴河镇》,要求两个月内完成。这一重任落到了李亚林的肩上。有“拼命三郎”之称的李亚林带领剧组人员白天晚上连轴转,现场人员对人工降雨、烟火控制得不好,他看着心中起急,就亲自操作,甚至跳到河里帮助推船。正好这时他之前导演的《为什么生我》获得法国巴黎电影节雄狮奖,组委会请导演出席颁奖典礼。那时能出趟国是难得的机会,但李亚林却根本没动心。对他来讲,完成拍片任务远比出国领奖重要。摄制组齐心协力,《巴河镇》仅仅用了56天就完成了。

1987年,李亚林执导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井》,影片由潘虹和李志舆主演。一向健康有活力的李亚林,却在这次拍摄中病倒了,但他仍然忍受着病痛坚持着,一边服药,一边拍摄,直至身体无法再胜任工作,之后他的病被确诊为脑胶质瘤。一向在任何逆境中都坚强乐观的李亚林,拉着朋友的手,遗憾地说:“我起码还能再干10年啊!”内心有太多的不甘。

新京报记者滕朝

编辑黄嘉龄校对翟永军

于蓝:红岩感人促改编,江姐没哭留遗憾 于洋:英雄虎胆震片场,感同身受谱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