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中关村论坛志愿者:论坛让我感到未来触手可及
此次2019中关村论坛共有140余名志愿者参与各项会务工作,其中包括20余名国际志愿者。
志愿者罗凯正在咨询台志愿服务。摄/新京报记者浦峰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很高兴能来中关村论坛,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中国,通过科技触及未来。”17日上午,来自德国的留学生西蒙正在2019中关村论坛志愿服务。她的岗位类似于“移动咨询台”,主要负责论坛中嘉宾的陪同和咨询引导。
和西蒙一样,此次2019中关村论坛共有140余名志愿者参与各项会务工作,其中包括20余名国际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分别由中关村论坛组委会通过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芝兰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清华大学校团委志愿中心进行招募。其中,涉外重要嘉宾的接待和引导,绝大部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共40余名志愿者负责。
志愿者宋泽。摄/新京报记者浦峰
帮嘉宾满场找咖啡
来自北外日语系大二的宋泽,是此次北外志愿者的总负责人,她主要协调和安排每个志愿者到岗和工作情况。
“我一直很喜欢志愿工作,能在大型活动中代表学校,展示和锻炼自我能力,是一件很棒的事。”宋泽说,志愿者们一起协作,看到论坛有条不紊地进行,很有成就感。
有件小事让宋泽印象深刻,有一位嘉宾咨询咖啡,当时会议茶歇已结束,一位北理工志愿者以最快速度跑遍了会场,最后在一个角落的茶水间找到一台咖啡机。“虽是一件小事,但体现了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极强责任心和办事能力。”
读大二的宋泽来北京一年余,她很喜欢北京的学习氛围。“科技看上去跟我们语言专业联系没那么强,但每年学校会鼓励我们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与一些创新类比赛。而且,北京是很好的开拓国际化视野的平台。比如这次论坛让我联想到人工智能和翻译界的联系,很受启发。”
志愿者西蒙。摄/新京报记者浦峰
“北京生活太便利了!”
西蒙来自德国,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经济专业。报名参加志愿者,主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科技发展。
“我在会场中听了一些发言,很有启发。世界变化太快,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科技、了解世界,中关村论坛的研讨和科技展示,让我觉得,未来是可触及的。”西蒙说,本次论坛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展览有专门的互动区,大家可以在互动乐趣中体验科技的进步。
要说北京什么最吸引西蒙,她直言便利的生活,尤其是快捷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这就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志愿者罗凯。摄/新京报记者浦峰
“读完研再回北京”
来自美国的罗凯来北京5年了,正在清华大学读大三,他操着一口“京味儿”普通话,主要负责会场大厅中心咨询台的服务工作。
“大家的问题都很简单,比如会场在哪儿、洗手间在哪儿,或者议程安排,难不倒我。”罗凯说,自己2014年第一次跟妈妈来到中国,“一下就爱上了。”他决定,本科毕业后,就算回美国读研,毕业后还要回北京,因为北京的机会很多。
“北京是中国科研发展的中心,来中国创新创业,首选就是北京。”罗凯认为,北京的优势是人才,投资环境也很好,机会也更多。
新京报记者邓琦协作记者浦峰
编辑李国君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