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区级医院如不能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将向康复、老年护理等转型

原标题: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区级医院如不能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将向康复、老年护理等转型

摘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获得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区级医院如不能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将向康复、老年护理等转型

在市政协今天举行的“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专题协商会上,副市长宗明应邀通报相关情况。她表示,上海将通过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获得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据介绍,2018年,本市医疗服务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全市364家医院门急诊总量2.6亿人次。上海已经建成国内最大的城市急救体系,全市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从2015年的16分钟提速到2018年的13分钟。

2018年上海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3岁,男性81.25岁,女性86.03岁。宗明表示,根据全球公共数据统计,上海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在谈及长三角异地就诊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时,宗明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医保局主持下,这一试点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上海与三省参保人员异地结算比例约为1:1.6,包括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的老人群体在内,越来越多的上海参保人员从中受益。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分级诊疗服务能级,宗明说,除了要进一步做精市级医院,做实社区医院,继续做实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做强承上启下的区级医院。

宗明坦言,部分区级医院存在功能定位不准、服务能力不强、支撑保障不够等问题。根据规划,上海要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就诊体系,位于中间层面的区级医院要为区域内的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门急诊服务。但从2016到2018年上海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服务总量看,区级医院占比22%和25%,远没有达到其功能定位所设定的目标。

宗明说,接下来将做强一批区域性的医疗中心,重点是提升服务能级。特别是在郊区,通过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医联体,发挥市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和人才团队支撑的作用。

宗明说,对于区级医院中有一部分不能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要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让它们转型,特别是转到康复、老年护理,根据区域具体情况作一些新的布局。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相关阅读:
12月起,昌平全面实施路侧停车电子收费 广西“抓贼致贼死案”维持原裁定,死者家属上诉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