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炜:去年监测52万粮食样本 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原标题:黄炜:去年监测52万粮食样本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粮食,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规依法追究责任。

新京报快讯(记者姜慧梓)“粮食质量这件事,事比天大,责任重于泰山”,在10月14日举行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这样形容粮食安全问题。

黄炜表示,影响到粮食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水源、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种子、化肥、农药等人为投入品因素,以及后期的储存、加工、运输等。解决好“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多个领域。

“关键是要从源头治理和后续的全程监管入手,真正做到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管好、管住。”具体来看,抓好生产端,确保粮食能在良好的土壤和水源条件中生产出来,目前我国已实现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负增长。储粮环节,我国大力改善仓储设施条件,推广应用智能通风、环流熏蒸、低温储存、氮气储粮等先进绿色技术,确保储存粮食品质良好。

同时,对粮食的生产、加工实行全程监管。黄炜介绍,2018年我国粮食监测的样本数量达到52万,近五年来的数据汇总统计,比原来增加了31.4%。在流通环节做好粮食检验,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粮食,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规依法追究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编辑刘梦婕校对吴兴发

相关阅读:
两市3100余个股上涨 沪指重返3000点录得5连阳 柯文哲自称“吸毒” 民进党议员要柯“交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