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生骑摩托环游中国:世界那么大,何妨去看看

原标题:大学生骑摩托环游中国:世界那么大,何妨去看看

敢闯敢挑战,生命色彩也会更斑斓。

大学生骑摩托环游中国:世界那么大,何妨去看看

▲周浩抵达海拔将近5000米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大学生周浩火了。他万里走单骑,从家乡出发,利用两个暑假的时间,共计骑行三万九千公里,完成了骑行中国的计划。

据新京报报道,三亚学院大三学生周浩,继去年用90天沿边境线驾驶摩托车骑行了大半个中国后,今年暑假,又带上了自己收养的小狗“小二”继续骑摩托,用时40天完成了余下的旅程。在此过程中,父母表示强烈反对,称“命只有一条”,周遭“99%的人都劝我(周浩)不要冒这个险”,但他义无反顾。

周浩骑行的步伐,没有到此停止。国庆长假期间,周浩又开启了环海南全岛的骑行之旅。

周浩会火,原因无外乎几点:单人环游中国,是大多数同龄人都做不到的“壮举”;其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就像电影《后会无期》里飘泊客阿吕说自己的那样——“本来是一张票能去的地方,非得要开摩托开一个月”;他的大学生身份,没什么社会经验,却能单人骑行万里,颇有些“少年游侠”的味道。

就在今年6月份,媒体还曾报道,山西朔州一高三班主任带领11名“准大学生”,从朔州骑行了1800公里到达上海。8月份,来自安徽的清华大学新生骑行900公里,从家乡前往清华报到等。

无论是周浩还是这些师生,其实都代表了一类人:敢于挑战。他们用挑战去充盈生命的厚度,去丰富生活的色彩。

《后会无期》里,自命“旅行者2号”的阿吕骑着摩托环游中国,是因为他笃信“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周浩和那些骑行环游一族“冒险”的初衷未必与其相同,他们四处闯荡的兴致,或许起于青春期内心秩序的共振,也许是源于生活被程式化节奏带着走的缺憾,觉得“再不疯狂就老了”。

但无论如何,能这样去将青春将意气“燃”一把,个中的挑战精神也挺值得称道:从大了讲,这也能开阔个体视野,丰富生命体验——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确不是世界观形成的前提,但开阔的眼界却是;抽象了看,这也代表着一种不苟且、不丧的生活态度。

周浩骑摩托环游中国的行为,也让人想起摩托客、青年导演杨帆骑着挎斗摩托环球旅行,并找寻“另一个我”的做法。虽然他的摩托车曾因车祸完全烧毁,他曾因意外导致右手螺旋式骨折、几乎无法正常弯曲,但他决意在“身体里打了一场世界大战”,继续着他的摩旅。很热血,很青春。

周浩、杨帆们身上的那份心气,挺可贵。不过值得一说的是,骑车环行,终究是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需为了效仿而效仿,尤其是对特定人群而言,模仿起来更需谨慎。

当然,挥洒青春热血,也远不止这一条路——真正该学的,还是那份挑战精神。

敢闯敢挑战,生命色彩也会更斑斓。

□狄宣亚(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校对:柳宝庆

相关阅读:
景区儿童票是时候“只看年龄”了 饿了么:交警、环卫工人成假期外卖高点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