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梦青海情——几位“青海人”的奋斗故事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汇聚着青海人对青海高原的眷恋和奉献、奋斗和拼搏之情。
从1949到2019,时间见证了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前进的步伐,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奋斗的足迹。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选取了几位“青海人”,讲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新青海建设默默工作、拼搏、奉献的故事。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新青海建设者中的一员;他们,也是千千万万新青海建设者的缩影。
正是他们,用辛勤劳动,将“小梦想”汇进国家与民族的“大梦想”,汇进新青海建设的征程中;是他们,用真干、实干、苦干,书写着新青海美好画卷……
“天路”上的那一抹“邮政绿”
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出发,沿青藏公路往南便进入连绵千里的昆仑山脉,其间要穿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和5010米的风火山口等十余座大山,再往前几十公里便进入了可可西里无人区……
常年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官兵、战士、牧民群众,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常为一些食品、药品等生活用品托人到几百公里外的格尔木市辗转购买,更谈不上网购了。
2009年7月,一辆邮车开始在莽莽昆仑和广袤的可可西里间穿梭起来,生命禁区里出现了一条绿色生命补给线——这里开通了一条满载着大家希望的邮路:“格唐邮路”。从此以后,格尔木市到唐古拉山镇沿线往来全国各地的邮件告别了靠捎带的历史,沿线军民亲切地称之为“鸿雁天路”。
在这条“天路”上,有这样一个人和一辆车,作为沟通内地与青藏高原偏远农牧区的雪域信使,用生命书写了对邮政事业的无限热爱。
他,叫葛军,今年44岁,是地道的南方人,出生于“邮政世家”,已是家族里第4代邮政工作者了。初见葛军,多年的风霜雨雪已让他变成脸庞黝黑的北方汉子,尤其是他那常年干裂紫黑色的嘴唇明显地告诉人们,那是长期在高寒缺氧地区留下的难以褪去的痕迹。
葛军的曾祖父是清朝和民国时期上海邮政的邮差。祖父葛秉盛曾是旧中国上海邮电的一名邮递员。解放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携妻儿离开繁华的上海来到青海。
后来,葛军的父亲葛连发接过祖辈们事业的接力棒,来到青海柴达木邮电部门工作。他没有辜负亲人的期盼,以优异的表现连续在邮件分拣和邮递员的工作岗位上干了30多年,直到2001年光荣退休。
四代血脉的传承,邮政文化的熏陶,让刚从部队复员的葛军继续肩负起了先辈们的事业,从“橄榄绿”到“邮政绿”,这一干又是10余年。
再后来,以葛军为“头雁”,在这条茫茫“天路”上有了自己的团队,他们3人为伍,长年行走在这条“天路”上,而现在,团队还有了专门负责内部处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同事,共同组成了“鸿雁天路”司押投递团队。
“鸿雁天路”开通后,在青藏公路沿线上设立有23个邮件交接点,每周一班,往返两天,全程近千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距离最长、海拔最高的乡镇邮路。除做好邮件、党报党刊的投递外,还为沿线军民提供邮件收寄、纪念明信片、邮品出售、捎带物资等服务,是一所“流动的邮局”。
在青藏铁路三岔河特大桥附近有一条在陡峭山崖上开凿的高近百米阶梯,被称为“天梯”,因为海拔高、缺氧,平时连走上去都会气喘吁吁,“天梯”除了军营战士,很少有人攀爬,但葛军和他的同事们却都是天梯上的“攀爬高手”。每班到此,葛军和他的同事们都要将邮件连同帮战士们捎带的物品扛在肩上爬上“天梯”,送到位于山顶的军营。遇到雨雪大风天气,更是一步三喘,经常是等攀爬到军营门口,连卸下身上邮件和背包的力气都没有了……
“扎根雪域高原,赤诚奉献‘天路’!”这是葛军和他的同事们无悔的追求。
作为团队“头雁”的葛军,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作为邮政事业的传承者,葛军和他的同事们用坚韧和真情书写着“天路”上的那一抹“邮政绿”……(谭梅)
一家三代石油情
“子女们都在油田忙于工作,很难聚到一起拍张全家福,这已经是一张比较全的照片了……”9月29日,青海油田退休老石油薛怀兴一边翻着发黄的相册,一边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遗憾地说道。
这本相册承载着薛怀兴一家三代人扎根青藏高原、奉献石油的点滴记忆,老人奉若珍宝。翻看着一张张照片,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举,急需石油。面对国家地召唤,薛怀兴抱着石油报国的信念,成为柴达木盆地第一代找油人。
“国家那个时候缺油啊,虽然我们住地窝子、喝冰水、每天只有一个饼充饥,还有随时在戈壁滩迷路饿死、冻死的危险,但大家都不叫苦不喊累、抢着干争着干,硬是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热情,在荒原戈壁中找到了石油。”薛怀兴回忆说。
经过艰苦勘探,1958年,青海油田在柴达木冷湖四号地区钻获了新中国第一口高产油井,催生了当时全国第四大的冷湖油田。
薛怀兴的四个子女都在油田工作,“不怕苦,不畏难”是他留给子女们的最大财富。
女婿张金岗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勘探专业的大学生。在薛怀兴眼里,自己的这位女婿为国家找油的韧劲儿,一点都不逊色于第一代石油人。
英雄岭是柴达木最具石油潜力的区块之一,但受限于恶劣环境和落后的勘探技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青海石油人五上五下英雄岭均无发现。为此,张金岗的脸还曾被勘探仪器喷油管严重烧伤。
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休的张金岗说:“在柴达木找油气,靠的是一种信念,一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英雄岭第一口高产油井狮38井钻探成功,随后在英雄岭的东、西、中部陆续发现了高产油气田,青海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稳定在了700万吨以上,成就了张金岗和同事们为国家建设高原大油田的梦想。
7年前,张金岗的女儿张静研究生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柴达木石油事业,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油三代”。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也成就了张静的爱情。王永生,这位大学一毕业就来到高原油田的黑龙江小伙,在柴达木与张静并肩战斗了多年。
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深沟壑600多米的干柴沟就是王永生目前正在勘探找油的地方。
王永生说:“柴达木虽然苦,但盆地勘探潜力巨大,只要能找到油气,怎么着都值。”
从60多年前,薛怀兴只身一人来到盆地,到如今的四世同堂,这个大家庭见证了青海油田发展的每一步。
如今,让这位老石油感到自豪的是,64年来,柴达木已经发现油气田33个,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1.03亿吨,向国家奉献油气1.24亿吨,国家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贫油国,跃升到原油年产量世界第八位,圆了他石油报国的初心。(李云王得刚李凌波)
三代人的坚守和传承
光阴流转,从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刘家峡水电站,到世界库容最大、坝体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的上世纪亚洲“三最”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再到世界最大双排机布置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从黄河到长江,从澜沧江到珠江……一代代“水电人”拼搏奉献,造就着一座座水电站的奇迹,为新中国的水电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是标准的‘水三代’,我的父母亲、儿子都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职工,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有着剪不断的水电情结……”水电四局西干渠一标项目五工区的技术管理队长李龙在受访时说。
黝黑的皮肤,腼腆的笑容,话虽不多,但句句透着憨厚与朴实,貌不惊人,却能让人感到他的热心和真诚。
李龙的父亲叫李进福,1992年从水电四局退休,今年已经81岁高龄。
1958年,还在甘肃老家的李进福,听到了党和国家发出“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后,一颗“水电报国”的心在脉动。他参加了水电四局的招工,被招工成功后,先后参加了八一三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的建设。1976年,李进福从刘家峡水电站调往龙羊峡水电站,成为该水电站的首批建设者,并在水电站从事砼工种,这项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李龙说,对父亲记忆最深的是在龙羊峡水电站,住的是帐篷,吃的是“山水”、手拿肩扛,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穿梭在工地和住地两点之间……
那时还小的李龙,开始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水电站、“水电人”。
“父亲退休后,还是会经常聊起过去,他总说,过去条件是艰苦了点,但不后悔,看着自己曾参与建设水电站的照片,心里就舒服,就能回想起点点滴滴。他也经常跟我说,你要记住,你是‘水电人’的后代,你是‘水电人’!”李龙说。
踏着父亲的足迹,1991年,李龙从水电四局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水电四局工作,刚二十岁出头的他,被派往李家峡水电站工作。李龙继承了父亲踏实、肯钻、肯干、言语不多的品格,在青海省先后参加了李家峡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等10余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一座座水电站拔地而起,无数高压线塔连接着万家灯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同时也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文化,这让李龙觉得很有成就感,他觉得就像是养育的孩子,现在看到它们已经逐渐“长大成人”,甚是亲切也倍感自豪。
“现在我儿子李凯波跟我一样也成了一名‘水电人’,他也希望为水电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进福、李龙、李凯波出生于不同的时代,走着不同的路,但一样的是他们都有着一个信念:要为祖国水电能源开发贡献力量。
薪火代代相传!李龙说,他一定会把这份“水三代”的水电情结坚守好!传承好!发扬好!他相信,只要付出、只要坚守,儿子和自己就一定会变成像父亲一样的、真真正正的乐于奉献的“水电人”!(宋翠茹)
直把他乡作家乡
从青葱少年到知天命的年纪,周召荣到青海打拼已经32年了!他打拼的年限和笔者年龄刚好一样,让人有一种时光穿梭感,感叹岁月悠悠、时间如海。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里,“食用菌大王”周召荣个人发展的轨迹和青海的发展同步,他的成功是对青海社会大发展的有力反映。
9月18日,在位于湟中县李家山镇的召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记者见到了忙碌中的理事长周召荣。
在种植蘑菇的温室里巡视查看,关注各种蘑菇的生长情况,以及温室的温度、湿度、土壤的水分含量等,嘱咐员工注意松茸的打包,联系经销商……忙碌的周召荣体现了老家重庆那方水土养育的那方人的勤劳努力,以及不断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去32年间,从最初开肉铺到从事食用菌种植,从刚开始的三、四栋温室,发展到今天346栋的温室规模,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周召荣紧跟时代发展,抓住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三农”发展的历史机遇,他的召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长为西宁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合作社目前主要生产香菇、金针菇、茶树菇、平菇、双孢菇、松茸等珍奇食用菌及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精细蔬菜,基地的香菇、金针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产各类食用菌1500吨左右、蔬菜1000吨左右,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有专业的门面批发各类食用菌,年销量占青海销售量的40%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多年探讨、摸索,找到了适合在青海地区种植的品种,掌握了无土栽培、喷灌等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召荣牌”商标,培训了一批食用菌技术工人。
“我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扶持,有好政策加持,乘着社会大发展的‘东风’,多年来,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带动了周边的好几个贫困村脱贫致富,体现了农业发展反哺社会的作用。”周召荣说。
岁月如梭。在这片奋斗的土地上,来自重庆的周召荣和土地、和农民、和客户、和政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早已把青海当成他的第二家乡。
对于青海未来的农业发展,他充满信心:“青海要创建全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我们又迎来了发展的良机。青海有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好,气候冷凉,空气干燥使土壤里不容易滋生细菌等等,我们将继续扎根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周召荣表示,在高原奋斗了三十余年,青海,已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未来,他将带领团队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的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工业化生产路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组织种植农户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及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