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农家寨,花海中庆丰收
旅游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村庄村容大变,村里干净整洁,民居古色古香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东梁山县贾堌堆村,一排新建的大棚中,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大棚的对面,则是盛开的千亩花海,村民们以这样的方式庆祝丰收,迎接收获。
贾堌堆村村民庆丰收。受访者供图
花海中的农家寨
贾堌堆村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堌堆遗址,该遗址是龙山文化遗迹,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同时,贾堌堆也是传统的村庄,村民以前以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2016年,梁山县大路口乡推进农业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整合周边四个行政村,启动“贾堌堆农家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走进贾堌堆,村口是一个古建筑特色的寨门,村道整洁,两侧树木成荫,农家民居都以黄泥装饰外墙,不少人家大门上还建有木质的门楼,进村后不远处,就有陶艺体验馆、戏台、民俗体验馆等文化建筑。在戏台前的广场上,错落放置着原木的长条凳,几个村民坐在广场上休息,广场边上,一个剧团正停驻在那里,将在傍晚为村民演出。
傍晚有剧团为村民演出。受访者供图
在贾堌堆村的另一边,有一片五百亩左右的花海,金秋九月,紫色的马鞭草花开得正艳,三三两两的游客、村民散落在花海中,这里既是景区,也是村民日常休闲的地方。据介绍,花海于2016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发展到500亩,种植了油菜花、二月兰、马鞭草、向日葵、波斯菊、百日菊等近百种观赏花卉,同时还有向日葵迷宫、阳光花房、花海驿站等十余处景观建筑。村民告诉记者,这里三季有花,冬天则会举办其他文化活动,因此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观光。
贾堌堆村的另一边有一处花海。受访者供图
旅游改变了传统的村庄
贾堌堆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村庄,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过去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收入不算太高,不少人出外打工,村里的道路、民居等和其他村庄并无不同。
近年来,因发展旅游业,贾堌堆及景区内其他村庄村容大变,村里干净整洁,民居古色古香,水车、茅屋、沿路的幌子随处可见。据介绍,农家寨开通了县城至景区的公交旅游专线。景区中则涵盖休闲度假、娱乐购物、产业观光、生态民俗等多个项目,拥有古寨门、古戏台、游客中心、陶艺体验展示馆、茶楼、民俗街、贾家胡同、秀才大院、农民艺术博物馆、花海等多处主体景观,还有农家乐和小吃店五十余家,此外精品民宿也在建设当中。
村里干净整洁,民居古色古香。受访者供图
“节假日的时候,来这里旅游的很多,景区搞活动的时候,人也很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马上就十一了,景区已经在准备活动,到时候会有更多人来”。
旅游业与精准扶贫结合
旅游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一位在自家门口摆摊的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人从前以种粮食为主,不少人出去打工。景区开始建设后,土地都流转了,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1000-1500元左右的流转费。此外,不少在远处打工的人,也回到家里,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有活动时做点儿小买卖,也可以到景区打工,平时在附近也能找到活儿干”。
在梁山贾堌堆农家寨景区建成后,大路口乡将旅游和扶贫相结合,整合扶贫资金,按照签订的协议与贫困户分红。部分贫困户还在景区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大张、沙沃李两村脱贫。
体验馆里,展示了传统织布机。受访者供图
在一处民俗体验馆里,正在用传统织布机展示织布技艺的苏有芸(音)告诉记者,她是贾堌堆的村民,她家就住在村子里,景区建成后,公司雇用了她,每个月1200元。她的工作就是在织布机上织布,每天能织出六七米布。此外,在陶艺馆、花海等各个项目中,也都有当地村民在其中工作。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张树婧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