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
9月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获颁“求是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二位获此奖项的科学家。
该奖项由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颁给杨振宁,奖金300万人民币。查懋声感谢杨振宁在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中所作的贡献和榜样价值。
查懋声称他是杨振宁的“粉丝”:“杨振宁先生是我父亲最敬重的科学家,是我的半师半友。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讲,我是他的‘粉丝’。”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1994至2019年,共有358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2位、“杰出科学家奖”31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92位、以及“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33位(涉及16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神舟飞船等)。
“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成就,高山仰止的科学精神,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的科学家。
在杨振宁之前,“求是终身成就奖”得主仅有求是基金会元老顾问、“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一位。
杨振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提出和创立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规范场”和“杨-巴克斯方程”,并于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作为基金会的创始顾问之一,杨振宁先生不仅在科学领域不断突破,作出不朽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家国情怀也令人高山仰止,他的学术成就、精神和风范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华学人。
另一重要奖项“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奖金各100万人民币。
邵峰从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出发,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这些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颜宁颜宁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颜宁在现场表示,杨振宁先生是科研工作者的“爱豆”:“虽然毕生无法达到杨先生在科学上的高度,但是杨先生让我们知道华人可以在科学上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一种动力。”她说,成为一名“求是人”,是迄今为止获得的一种最高认可,是无上的光荣。
颜宁被称为科学界的“女神”,出生于1977年,从1996-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2000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细胞凋亡研究。2007年30岁时被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2017年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本届典礼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出席典礼并致辞。求是基金会顾问杨振宁、何大一、韩启德、施一公、田刚、王晓东、谢晓亮、朱邦芬教授,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清华大学师生代表等参加典礼。
查懋声在致辞中感恩能够在清华大学度过25周年求是颁奖典礼,向与父亲查济民先生一同全心投入的求是基金会的创始者和顾问们,以及公正的评委们表示感谢,他说:“我们虽然奖金不多,但评选出的都是科技界的佼佼者,每次看到他们的名字都很自豪。”
陈旭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诚挚的祝贺。她说,25年前,著名爱国企业家查济民先生胸怀科技强国的初衷和理想,创立了求是科技基金会,并设立“求是奖”。奖项的设立,对于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造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对于改善获奖者的生活条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
陈旭表示,清华与求是科技基金会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渊源。“求是奖”设立以来,先后有50多人次清华教师和校友获奖,他们都是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青年骨干,为清华师生树立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榜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求是奖”选择在北京、在清华举办颁奖典礼,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