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华时这位日本首相对周恩来说:从明天起请多关照

原标题:他对周总理说,从明天起请多关照

编者按:中国与日本比邻而居两千年。两国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路遇崎岖波折,又迎来转圜。无论何时,两国民众对彼此的关注始终如一。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观”也几度改变。

“变化”贯穿了整个新中国的发展阶段

“广场上耸立的天安门城楼朝南面对着正阳门,五十多万群众带着鲜花走上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节庆典。”

“从北海公园高处眺望整个北京城,可以看到插着红旗的建设工地一处接着一处,西直门外的大学建设和东边北京棉纺工厂的第一、第二工厂和宿舍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这是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日本访华团记者笔下的“新中国”。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1954年10月,来自《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的12名记者随日本议员和妇女代表团一道前往中国,从广州入境到北京、上海和沈阳等地。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用文字和照片向日本民众传递出一个“新中国”的形象。

这些新闻史料都被日本学者、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收录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一书中。

通过梳理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期间有关中国的2554篇媒体报道,他勾勒出日本眼中的“中国观”(意为日本人对中国的认知)。

在马场公彦看来,这是一个“新鲜而活泼的新中国观”,“变化”贯穿了整个新中国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

马场公彦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说,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知识分子界对中国怀着一种赎罪的心情,他们认为战时日本对中国的印象是错误的。

战时日本主流舆论认为中国发展滞后且没有构建现代国家的能力,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日本社会则产生了“新中国”的概念——“新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是中国人当家做主的中国。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那里每个人都很积极向上。(中国)虽然还很贫穷,但蕴含着成长性,人们奋斗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马场公彦告诉记者。

“从1945年到1972年这二十多年里,有相当多媒体人士写过很多关于中国的新闻。当时出现了要学习中国的思潮。”

“北京正在巨变,而我也强烈感受到了新变化不断发生。”《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来华时如此记录着自己的感受。

从当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赴中国的特派员发回的报道都可以看到这种“新变化”的中国像。

1954年访华团团长安倍能成、女演员岸辉子等人在1955年召开的访华团汇报会上的演讲,更是将新中国的成长之姿传递到日本知识分子界中。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作为二战后首批新闻访华团成员,《朝日新闻》记者山田友二1954年10月发表的报道。新华社记者梁赛玉摄

“从明天起,请多关照”

1972年9月25日至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华访问,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这一重磅新闻占据了日本媒体的大幅版面。

“中日两国政府9月29日发表《中日联合声明》的前夜,在北京的日本人无论到哪儿,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友善的目光。”

“而当晚的人民大会堂,宴会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等两国人员,手紧紧握在一起,深深看着对方说:‘从明天起,请多关照’。夜晚,关系无法割断的两国即将迎来新的起点,白日间喧闹的风也停歇了,安静地等待着一个值得纪念的早晨。”

这是当时《朝日新闻》记者西村记录下来的场景。

从西村饱含情感的文字中不难感受到当时中日两国人民对恢复邦交的激动和期待。

1972年9月,中日正式恢复两国邦交前夜,《朝日新闻》记者分别在东京和北京两地发出的报道,记录了两国民众充满激动的社会气氛。

1972年9月,中日正式恢复两国邦交前夜,《朝日新闻》记者分别在东京和北京两地发出的报道,记录了两国民众充满激动的社会气氛。

“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中日两国建交后,民间交流并没有立刻活跃起来。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日本人才可以直接前往中国各地,看到中国真实的一面。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次重要会议前,《朝日新闻》刊载的文章《中国要向何处去》记录着当时的中国——

“面临种种问题,中国需要‘脱胎换骨’……而谈到在何处转变,则应该以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为目标。”

马场公彦认为,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中日民间交流升温,日媒上涌现出各种各样关于中国的报道,大熊猫、敦煌等迅速拉近了两国民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1980年1月29日晚,中国赠送给日本的大熊猫“欢欢”抵达东京上野动物园。北京动物园主任李长德(右)和上野动物园园长浅仓繁春握手。新华社发

1980年1月29日晚,中国赠送给日本的大熊猫“欢欢”抵达东京上野动物园。北京动物园主任李长德(右)和上野动物园园长浅仓繁春握手。新华社发

谈到当下的日本“中国观”,马场公彦说,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现在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近三倍,如何与“大国化的中国”打交道,日本没有经验,但应当看到民间交流随着悠久交往的历史而延续下来。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旅游、留学等方面的交往密切。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赴日本旅游观光客首度突破800万,日本赴中国游客、留学人数也在增长。

“虽然过去几十年来有所起伏,但旅游观光、留学等民间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基石,有了这些民间交流,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马场公彦说。

“我期待更丰富的交流”

今年9月,马场公彦赴北京大学任教。说起自己与中国结缘的经历,他回忆道,1982年毕业旅行他第一次前往中国,彼时的中国还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外国人还比较新奇。

之后数次访问中国时,他发现,曾经大嗓门打电话的声音变小了,人们走路的速度更快了。

50年代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图片来自网络

50年代的北京和现在的北京。图片来自网络

近些年再来中国,这位日本学者更是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创新创业热潮席卷各地,人们从追求物质富足逐渐转向追求精神富足,这些都让马场公彦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乐观。

马场公彦认为,日本媒体需要多角度、多元化、多面化地报道中国。日本之所以存在错误“中国观”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短时间内看到的中国形象便可以代表中国的全部。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日中关系中的问题,更多挖掘和保存日中两国共同的文化资源。我期待两国未来开展更丰富的交流。我们要加深理解,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展工匠风采 《杭州工匠》栏目开播两周年特别活动精彩亮相 新兴产业成风景 传统产业增活力——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