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白楼:珍贵孤本征集入藏
小白楼,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一、二层分别设有阅览室、存书室及办公室。
旧址档案
小白楼原为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绿云舫,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在旧址上修建图书馆,俗称“小白楼”。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此处为中共中央图书馆,1951年改称“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
小白楼的前身是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的绿云舫,乾隆年间仿照承德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而建,形若舟舫,内设斋堂。1860年,绿云舫也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初年,香山慈幼院在旧址上建起了一座两层小楼,因外立面整体为白色,俗称“小白楼”,用作香山慈幼院的图书室。
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将此处也用作中共中央图书馆,两年后改称“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据介绍,馆内的图书曾从延安搬到西柏坡,又从西柏坡辗转进了香山以后才进驻到小白楼里。
小白楼内一、二层分别设有阅览室、存书室及办公室,上下两层的布局构造大体一致。馆内陈列的书籍多泛黄泛旧,看上去年代已久。
讲解员透露,目前小白楼内陈列的图书是由第三方公司按照当时的年份从民间征集而来,其中有很多都是孤本。“现在的图书量没有1949年那么多。”讲解员说,馆内征集而来的还有一些乐谱、俄文书籍、百科全书等。
在一楼的阅览室里摆放着供读者阅读的长方桌,桌上装有台灯。此外,有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那个时代的电话机,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是特意从电话博物馆征集而来。
二楼还设有一间办公室,是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图书馆组负责人、中央图书馆主任于光远的办公用地,当时他进入香山以后,成为小白楼的负责人。
采写/新京报记者黄哲程倪伟
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