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深处党旗红富民花开西后加——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帮扶化隆县德恒隆乡西后加村党建促脱贫纪略
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卡力岗山顶绿色如茵。成群的牛羊在山坡悠然吃草,缕缕炊烟从新式的藏居里升起,娇艳的格桑花开满路旁,快乐的孩子在广场健身器材上嬉戏……这个充满欢乐祥和的大山顶上的村庄叫西后加村。
西后加村位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区,是德恒隆乡的深度贫困村,是一个藏族村。山大沟深,坡陡弯急,信息闭塞。2015年以来,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了这里,省自然资源厅所属地理信息中心先后选派了6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经过几年的倾心帮扶,西后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2017年年底,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抓党建促脱贫
实施“双驱动”
“从驻村以来,我们就注重打造党建品牌,为村里建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在‘党建示范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开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新思路、新规划,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文西后加。”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孙仁忠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德恒隆乡西后加村在省自然资源厅的联点帮扶下,积极打造“党旗飘扬、产业兴旺、带动明显”的党建品牌,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重点、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途径,大力发展产业,激活和迸发群众的创造力和发展力,从班子战斗力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创建、办事服务能力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方面唱响整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奋进之歌,从深度贫困村转变为产业示范村。
抓项目兴产业
注入“新动力”
西后加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实施好“牛羊养殖、土地整理、民族服饰加工”三大项目。利用1300公顷的草场资源,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牛羊养殖场,通过专业合作社集中养殖,吸纳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养殖场就业。
2018年首批350只肉羊产生14多万元效益,贫困户人均收益近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实现了资金到户、效益到户、集体经济“破零”目标。
同时,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投入340万元,对199.6公顷耕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修建田间道路15公里,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生产耕种模式,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抗旱减灾能力,提高农业收成,可发展生态景观农业,每亩增强615元。借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对口帮扶231万元全力推进民族服饰加工项目,按“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生产模式,鼓励贫困户以订单生产、务工方式积极参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发展,将惠及70多户家庭、200多农民。目前已进行了两期培训,有40多人得到了理论培训和上机操作学习。
抓执行强服务
凝心聚力
81岁的才旦老人,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吃穿住行等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新房住,共产党的政策确实好。”
始终在“服务”上下功夫,西后加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村“两委”班子当好党员群众的政策宣传员、为民办事员、活动组织员、文明创建员。通过农民夜校、“三会一课”等平台,组织邀请驻村第一书记、村里有创业经验的致富能手,大家宣讲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讲解脱贫攻坚政策。建成了集党建、文化、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制定了以社会倡导、历史积淀、村民认可为依托的村规民约。实施危旧房改造37户;自筹150万元,建成了防洪大坝;硬化乡村主干道路3公里,整修了西后加教学点,给全村进行健康平安体检……建立村干部坐班制,组织村里40名技术工人到兄弟乡镇学习民族服饰加工技术,同时组织20名牛羊养殖户和有发展意愿的村民到兄弟县等地学习观摩牛羊养殖。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通过倾情帮扶,让西后加村的村民们通过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艰辛和成效,用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王臻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