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育报国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综述

原标题: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综述

日前,我市举办了“我身边的好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科技达人”“班级小太阳”“老师传来小纸条”等感人故事勾勒出新时代教师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我市在“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着力为春城百姓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初,印发了《长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涉及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师德师风、教师配备、专业成长、编制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国家关切、社会关注、教师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同时,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长春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计划共分5个大计划1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具有可操作性,也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教育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长春市师道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通知》、《长春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长春市公办学校教师师德考核细则》、《长春市公办学校师德工作考核细则》、《长春市公办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师德工作考核细则》。

规划出方向,规划出愿景,落实有办法,落实得实效。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起“政府政策激励、社会关怀支持、教育自主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新格局。

搭建绿色通道招揽优秀人才

2016年,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要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在文化、卫生、教育系统抓紧引进一批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要求,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手迅速谋划、启动“强师计划”,面向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为我市教育系统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强师计划”在打破传统、突破常规、深化改革方面体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招聘时间提前一个年度。突出抢夺优质人才资源的理念,将招聘时间提前到毕业生毕业前的一个年度进行,并且抢在其他省、市到我省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之前,为招聘到优秀毕业生赢得时间。

二是招聘程序只需一天完成。简化招聘程序,采取就地报名、就地面试、就地签约的招聘方式进行招聘,所有招录程序在招聘当天就能完成。

三是招聘供求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提前下,充分发挥了用人单位自主权,“面对面”的招聘形式,一站式的招聘流程和就地签约的工作效率,让应聘学生纷纷点赞。

四是招聘效果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三年来,每年招聘现场,前来应聘的大学生都踊跃报名,竞争异常激烈,三年累计共签约720名优秀人才,招聘成果创历史最好水平。

连续十一年实施农村“特岗计划”,共选拔4000余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有效改善了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历结构。同时,实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接收安置免费师范生、实施“633人才招聘计划”、“采蓝计划”,每年可以补充急需短缺人才500至600人。

促进均衡发展开展轮岗交流

自2008年起,我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经历了城区试点、城区铺开、三县(市)两区试点、全市铺开的过程,现已进入深入推进阶段。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发区都要进行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职超过8年的校长(包括副校长)、任教超过10年(不含支教时间)的教师,原则上都纳入交流对象,交流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应交流数的10%。参与交流的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交流人数原则上不少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在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职务晋升等方面均有优惠政策。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教师主动交流、保障交流教师有提升、确保交流取得实效。

近三年,通过目标性交流、大学区交流、走教交流等形式,共有5000余名教师(校级领导300余人)参与了交流工作,加强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范从教行为从细从实抓好师德

师德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灵魂,是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抓好师德建设,首先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通知》、《长春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将个人考核评分记入师德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晋职晋级、培训学习的重要依据。公办学校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公办中小学校和学校主要领导参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公办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考核结果纳入市教育局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导评估和各种评比的指标体系。二是真抓实管,下大力气整治公办学校教师乱补课乱办班行为。每年寒暑假,专项检查小组通过明察暗访借助教师影像识别管理系统,对全市近2000所中小学和近千所民办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和专项治理。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大讲堂”、评选“我身边的好老师”等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先进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引导广大教师向典型、向榜样学习,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创新继教模式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线上交流线下研磨”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打造网络研修平台,线上线下助力教师成长”案例被评为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通过骨干教师论坛活动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通过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百人下乡,千人进城”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等。近年来,全市通过请上来、派下去、名师带培等方式,为农村校培养了5000多名教学骨干,全市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实施名师引领建设领军人才队伍

为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2018年,长春市3490名骨干教师按学段学科组成77个名师工作室,成为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共同体。目前,共参与研发课题416个,结题250个,发表论文1400余篇。研发的500余个教师培训视频讲座、微型课及1000余个优秀教学课例用于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参与教师培训面授650余人次,2000余学时,5万余教师参培。参与送课下乡600余人次,受益教师30000余人。参与校级以上教研活动2600余次,培养青年教师7000余人。部分工作室还承担了国培、省培和跨省区的送培工作。这支队伍已成为长春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人才,极大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打造“双师型”教师推动职业教育建设

我市还通过组织到高校进修、聘请专家系统辅导、深入企业挂职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近几年,先后组织2500名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赴企业实践,组织近百名专业教师赴德国开展培训。培养选拔300名中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名专业带头人。支持职业院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启动中、高职教学名师、技能名师“工作室”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由45%提高到68%。队伍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取得喜人成果,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全市中职学校获得34块奖牌,占全省65%,高职院校共获22块奖牌,占全省52%;2019年,中职学校获31块奖牌,占全省的61%,高职院校得24块奖牌,占全省的59%。

推进评优选先树立新时代教师新风貌

近年来,我市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政策倾斜,社会各界也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教育战线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今年,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等2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春市第六中学王晶等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丁国君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肖利敏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小学郭晓英等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运用学院等18家单位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春市第十七中学丁立新等7人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建勋等48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政府也表彰了50家先进集体,99名先进工作者,300名优秀教师。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所系,也是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所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长春教育一定会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不忘初心,勇挑重担,书写新时代的育人新篇章。

日前,我市举办了“我身边的好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科技达人”“班级小太阳”“老师传来小纸条”等感人故事勾勒出新时代教师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我市在“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着力为春城百姓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初,印发了《长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涉及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师德师风、教师配备、专业成长、编制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国家关切、社会关注、教师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同时,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长春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计划共分5个大计划1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具有可操作性,也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教育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长春市师道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通知》、《长春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长春市公办学校教师师德考核细则》、《长春市公办学校师德工作考核细则》、《长春市公办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师德工作考核细则》。

规划出方向,规划出愿景,落实有办法,落实得实效。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起“政府政策激励、社会关怀支持、教育自主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新格局。

搭建绿色通道招揽优秀人才

2016年,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要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在文化、卫生、教育系统抓紧引进一批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要求,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手迅速谋划、启动“强师计划”,面向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为我市教育系统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强师计划”在打破传统、突破常规、深化改革方面体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招聘时间提前一个年度。突出抢夺优质人才资源的理念,将招聘时间提前到毕业生毕业前的一个年度进行,并且抢在其他省、市到我省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之前,为招聘到优秀毕业生赢得时间。

二是招聘程序只需一天完成。简化招聘程序,采取就地报名、就地面试、就地签约的招聘方式进行招聘,所有招录程序在招聘当天就能完成。

三是招聘供求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提前下,充分发挥了用人单位自主权,“面对面”的招聘形式,一站式的招聘流程和就地签约的工作效率,让应聘学生纷纷点赞。

四是招聘效果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三年来,每年招聘现场,前来应聘的大学生都踊跃报名,竞争异常激烈,三年累计共签约720名优秀人才,招聘成果创历史最好水平。

连续十一年实施农村“特岗计划”,共选拔4000余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有效改善了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历结构。同时,实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接收安置免费师范生、实施“633人才招聘计划”、“采蓝计划”,每年可以补充急需短缺人才500至600人。

促进均衡发展开展轮岗交流

自2008年起,我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经历了城区试点、城区铺开、三县(市)两区试点、全市铺开的过程,现已进入深入推进阶段。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发区都要进行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职超过8年的校长(包括副校长)、任教超过10年(不含支教时间)的教师,原则上都纳入交流对象,交流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应交流数的10%。参与交流的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交流人数原则上不少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在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职务晋升等方面均有优惠政策。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教师主动交流、保障交流教师有提升、确保交流取得实效。

近三年,通过目标性交流、大学区交流、走教交流等形式,共有5000余名教师(校级领导300余人)参与了交流工作,加强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范从教行为从细从实抓好师德

师德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灵魂,是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抓好师德建设,首先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通知》、《长春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将个人考核评分记入师德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晋职晋级、培训学习的重要依据。公办学校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公办中小学校和学校主要领导参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公办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考核结果纳入市教育局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导评估和各种评比的指标体系。二是真抓实管,下大力气整治公办学校教师乱补课乱办班行为。每年寒暑假,专项检查小组通过明察暗访借助教师影像识别管理系统,对全市近2000所中小学和近千所民办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和专项治理。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大讲堂”、评选“我身边的好老师”等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先进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引导广大教师向典型、向榜样学习,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创新继教模式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线上交流线下研磨”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打造网络研修平台,线上线下助力教师成长”案例被评为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通过骨干教师论坛活动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通过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百人下乡,千人进城”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等。近年来,全市通过请上来、派下去、名师带培等方式,为农村校培养了5000多名教学骨干,全市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实施名师引领建设领军人才队伍

为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2018年,长春市3490名骨干教师按学段学科组成77个名师工作室,成为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共同体。目前,共参与研发课题416个,结题250个,发表论文1400余篇。研发的500余个教师培训视频讲座、微型课及1000余个优秀教学课例用于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参与教师培训面授650余人次,2000余学时,5万余教师参培。参与送课下乡600余人次,受益教师30000余人。参与校级以上教研活动2600余次,培养青年教师7000余人。部分工作室还承担了国培、省培和跨省区的送培工作。这支队伍已成为长春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人才,极大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打造“双师型”教师推动职业教育建设

我市还通过组织到高校进修、聘请专家系统辅导、深入企业挂职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近几年,先后组织2500名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赴企业实践,组织近百名专业教师赴德国开展培训。培养选拔300名中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名专业带头人。支持职业院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启动中、高职教学名师、技能名师“工作室”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由45%提高到68%。队伍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取得喜人成果,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全市中职学校获得34块奖牌,占全省65%,高职院校共获22块奖牌,占全省52%;2019年,中职学校获31块奖牌,占全省的61%,高职院校得24块奖牌,占全省的59%。

推进评优选先树立新时代教师新风貌

近年来,我市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政策倾斜,社会各界也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教育战线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今年,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等2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春市第六中学王晶等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丁国君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肖利敏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小学郭晓英等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运用学院等18家单位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长春市第十七中学丁立新等7人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建勋等48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政府也表彰了50家先进集体,99名先进工作者,300名优秀教师。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所系,也是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所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长春教育一定会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职责,不忘初心,勇挑重担,书写新时代的育人新篇章。

相关阅读:
立足更高起点更高定位 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朝阳争做长春都市经济发展领头雁 落实“一微克”行动计划 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 我市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