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美食典藏《重庆宝贝·美食》出版
《重庆宝贝·美食》。(作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王丽实习生张艺)磁器口陈麻花为什么只有三寸?古人烘烤食物的烤箱什么模样?这些疑问都可以在《重庆宝贝·美食》一书中找到答案。9月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丛书《重庆宝贝》的第一部美食卷,在重庆大剧院时光里书店举行新书发布会。
据了解,《重庆宝贝·美食》共收集重庆市级非遗美食项目40项,从2017年秋天开始,作者罗磊、华勇和晋毅三人自筹资金,收集研读了上百万字的相关资料,采访行程两万余公里,足迹遍布重庆30多个区县,实地采访40余位非遗传承人,最终完成了《重庆宝贝》美食卷。
“把鸭子排开,两根竹片一端从尾部斜刺入肌肉,另一端纵跨整个腹腔,插入肩胛一带,形成两座平行的8‘拱桥’。”书中“熊鸭子非遗传统制作技艺”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画面感。
罗磊介绍,接受采访的非遗传承人中,平均年龄近65岁,从业时间最长的已超过60年。为完整记录传承人的工作流程,早出晚归是3名作者的常态,但和采写的艰辛相比,3人对传承人的坚韧精神印象更深。
市级非遗长寿血豆腐的传承人曾树民已经81岁,他做血豆腐快70年了,每当他点燃灶火开始烤制血豆腐时,动作顿时变得轻快而准确,甚至带着某种节奏,让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八旬老人;开县冰薄月饼传承人周礼芳,80岁,做了67年冰薄月饼,几年前他的腿摔坏截肢了,老人坐在轮椅上,还隔三岔五让人推着他去饼坊摸摸看看……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丛书《重庆宝贝》计划创作出版四卷,第一卷美食,第二卷手艺,第三卷民俗,第四卷戏曲,同时还将推出非遗匠心大型影像展览、非遗文化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