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明代《十竹斋笺谱》重刊:曾影响日本浮世绘艺术发展
“彩色套印版画的开端”、代表明代版画最高成就的《十竹斋笺谱》长期以来因为技艺失传,难以复刻。今年,以明代工艺制作的《十竹斋笺谱》重刊版成功问世,并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1644年南京刊行的《十竹斋笺谱》,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中的佼佼者。郑振铎对其评价道:“实是晚明版画的最高成就。那色彩的调和,刻工的精细,都是前无古人的。”
笺谱运用的饾版与拱花两大创新技艺,被视作“彩色套印版画的开端”,以此为标志,传统的印刷术迈入了三维时代。《十竹斋笺谱》被鲁迅先生称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对日本浮世绘乃至近代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8月22日,《十竹斋笺谱》重刊面世发布会暨国家图书馆收藏仪式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文会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十竹斋笺谱》历时四年的重刊旅程。
现场展出的《十竹斋笺谱》
来自明末清初的笺谱
笺纸,即古人所用的信纸。明末时期,中国古书流行以图取胜的书籍,文人雅士写信时会仿效唐宋时期的形制,在信笺纸上加一些图案。制笺者会将各种图案的笺纸订为一册,这种图案册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笺谱”。
四百年前,由明末清初南京出版家胡正言主持刻印《十竹斋笺谱》,正是笺谱中的佼佼者。胡正言,中国明代末年书画篆刻家、出版家。字曰从,号十竹,原籍安徽休宁,寄居南京鸡笼山侧。胡正言生性爱竹,因其家中庭院种竹十余株,所以将居室名为“十竹斋”。他的《十竹斋笺谱》被鲁迅称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
《十竹斋笺谱》采用了水印套色技术,印出来的画面是彩色的。胡正言独创了一种名为“饾版”的套色印刷法。这种新方法印出来的图案一改以前套色印刷色彩浓艳、装饰味过重、无浓淡变化的缺点,彰显了中国书画墨分五色、浓淡相间的艺术特点。明末盛行的水印套色技术,后来传到了日本,被应用于浮世绘版画的制作过程当中。
复刻版笺谱还原明代工艺
据史料记载,《十竹斋笺谱》面世后“盛行海内”,“销于大江南北,时人争购”。但因技艺一度失传,目前存世的明版《十竹斋笺谱》,除国家图书馆馆藏郑振铎捐赠本外几乎绝迹。
2016年,南京十竹斋启动重刊《十竹斋笺谱》工作,“饾版拱花”印刷技艺只有文献记载,没有技术规范的流传。从板材选择、工具制作、图案分色到雕版刷印,整个工艺经过了多次实验和探索得以成功。重刊团队反复研究明代笺谱的颜料构成与着色效果,最终用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等天然原料调配出矿物颜料,这样印出来的笺画,五六百年都不会变色、褪色。
除《十竹斋笺谱》外,南京十竹斋还配套策划出版了首部系统解读笺画《十竹斋笺谱图像志》,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对笺谱中123幅笺画用典出处及释义进行详细解读。
作者:吕婉婷
编辑:杨司奇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