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每天数据都是两万多步!”——记高温下的“空中丝绸之路”货运人
新华社郑州8月11日电(记者刘高阳)灼热的阳光炙烤着新郑机场,热浪一阵阵升腾。
停机坪上阳光灼眼,飞机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声中,测温枪的读数已经逼近60摄氏度。货运站里,尽管有几个风扇通风,但温度计指针依旧越过了40摄氏度刻线。
作为“空中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快”是新郑机场获得这一地位的最重要资质。
“它在这里卸下从欧洲过来的货物,会再装上新的货物运往日本。”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货运操作部国际主管王磊指着刚到港的一架卢森堡货航货运飞机说,“货物满载满卸要在两小时之内。”
在炎热的天气下,这样的要求对重体力劳动的航空货运工人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只要开始干活,衣服就开始滴水。”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货运操作部李超杰说,“我们干活时带着手机,每天的数据都是两万多步。”
长裤长袖的工作服,荧光马甲,防刺鞋,这是保证航空安全的基本穿着,如果在停机坪作业,为了防止在飞机发动机的热浪下中暑,工人们还要戴上帽子、墨镜、口罩。
闷热的货运仓库里,地面时常能见到工人们滴下的汗水,他们墨绿色的工作服上,总有一片叠着一片的白色汗渍。
但炎热的天气并没能影响新郑机场的货运效率。“我们在货运站里其实有休息间,但是基本看不到里面有人。”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货运操作部副经理王勇说,“确实热,但忙起来,大家也就想不起来热了。”
同时,作为“空中丝绸之路”上的枢纽,从美国洛杉矶到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区的飞机在新郑机场不停地进港、出港。
在7×24小时通关的郑州机场,凌晨6点到达的澳洲金枪鱼,经过清关、理货、检疫以及分拨之后,预计当天18点就能端上北京等地顾客的餐桌。
这意味着货运人们的工作时间也是全时段的。凌晨,暑气稍稍褪去,货运人们便已开始工作,太阳升起,他们已是挥汗如雨,热火朝天。
货运工人们的辛勤付出是新郑机场高运转效率及充足运力的保障,而这些因素,让新郑机场成为“空中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