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号称“熬过了几集就真香”的剧,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原标题:号称“熬过了几集就真香”的剧,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不难发现,“熬过XXX集,就真香”已经成为现在不少剧集惯用的宣传套路,尤其是那些一开始口碑惨淡的剧,都希望借此来唤回那些流失的观众,挽回失去的口碑。但真的是熬过几集,就会变香吗?

号称“熬过了几集就真香”的剧,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近期播出的《亲爱的,热爱的》剧照(原著名《蜜汁炖鱿鱼》),就有文章称“熬过前五集,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好”。

首先得明白,呼唤大家“熬”,是因为现在观众的审美水平相对提升,对烂剧的容忍度和耐心越来越低了。去年爱奇艺世界大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长剧的弃剧率越来越高,对于45集以上的电视剧,2016年的观众弃剧率是47%,2017年是50%,201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据已经过半,达到56%。体量越大的剧集,一旦质量无法保证,弃剧率遽然变高。

在这样的情形下,“熬过XXX集,就真香”还能说服观众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为什么弃剧。

观众弃剧最常见的理由是:剧本太烂,或者剧本看上去及格,但实在是太套路,太幼稚,太没有营养了。比如近期的《流淌的美好时光》《亲爱的,热爱的》,制作上都算靠谱,毕竟是大IP改编,请来了流量明星,也在一线卫视上星播出,问题就出在剧本上。《流淌的美好时光》的剧情,已经是这几年无数青春剧里上演过的了,悬浮的大学生活+职场生活+情感生活;《亲爱的,热爱的》虽有竞技这个新噱头,内里甜腻幼稚的甜宠剧套路,也很难获得广泛受众的青睐。加之,郑爽、马天宇演技尴尬,李现的台词听得别扭,实在是没有让人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就涉及弃剧的第二个理由,剧本还行,但演员演技不佳。如果观众因为演技弃剧,哪怕熬到最后,演员的演技也不会突然提升。宣传说得“再香”,也无济于事。

号称“熬过了几集就真香”的剧,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流淌的美好时光》剧照,该剧被吐槽演员演技不佳。

而如果是服化道很有水准,演员演技也很好——比如请来了很多老戏骨,可一旦剧本不行,观众弃剧同样是毫不心软。毕竟再多的“王者”演员,带不动一个“青铜”剧本。这类剧可以称为“精致的烂剧”。

可以这么说,剧本决定了“7分钟”“前三集”的底色,决定一部剧的生死。剧本是基石,有好剧本,好的服化道+好的演技,就能够提升整部剧的质感,成就经典。国产有不少经典好剧,像《红色》,制作成本很低,当时担任主演的张鲁一也籍籍无名,但出色的剧本、良心的制作,最终让这部剧出圈。

有好剧本,就不会被弃了吗?并不尽然。一些好剧宣传时,也会打出“熬几集就真香”的旗号。不是剧本定生死吗,怎么好剧本也会遭到弃剧?

虽然都是弃剧,但好剧被弃的理由往往是:知道这剧拍得很用心,但是“看不懂”。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就因为“晦涩”隔绝了不少观众。在一个耐心有限的时代,观众的审美也愈趋“短平快”了,要马上看得懂、要轻松愉快、不要动太多脑筋,架构复杂的好剧就令人望而生畏了。

号称“熬过了几集就真香”的剧,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因其错综复杂的剧情和庞杂的人物,开局口碑悬殊,差评多觉得“看不懂”。

又比如那些有史诗气质的长剧,都习惯性地在开篇几集铺陈所有的人物关系,复杂、烧脑、矛盾丛生,的确不好懂;但如果熬过这前几集的铺陈,随着叙事展开,一切就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延迟满足的审美快感来得更为澎湃。呼吁观众“熬几集”,本质上是呼吁观众给好剧时间和机会,也是希望观众多一种审美选择。

总之,时间宝贵,不要瞎浪费。那些开篇俗气、老套,演员演技生涩拙劣的剧,大抵可以心安理得地弃剧,甭管它通稿怎么吹。常见好剧烂尾的,倒鲜见剧集一开始特别烂最后成为杰作的,因此从概率上说,弃剧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如果一部剧制作上乘,只是因为开篇出场人物太多、线索复杂让你“看不懂”,何妨熬一熬呢,好戏不怕晚。

□曾于里(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陆爱英

相关阅读:
第六届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高雄开赛 国民党2020选举党内初选民调结果将于15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