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微企业的持久战
念兹在兹。
时隔两个月,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强调降低“融资实际利率”。
在此之前的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确保今年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确保小微企业的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乃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向来是个难题,存在于各个经济体之中,无问西东。因为“理性”的大银行更青睐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中小微企业在经济“顺风顺水”和货币宽松时,还能雨露均沾。如果下行,总是面临“精准灌溉”和“道德风险”的两难。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在市场出现失灵的时候,政府正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帮扶。除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顶层指导,央行今年以来围绕小微企业,实施了三次精准降准。银保监会甚至推动落实有争议的无还本续贷政策,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承载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居功甚伟。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日本的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大约是50%左右,对就业贡献是60%-70%左右。而从我国实践来看,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以及50%以上的税收。
可以说,在就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及调控政策的双重背景下,抓住中小微企业这个“牛鼻子”,才能尽最大程度增加中国经济的韧性。
近年来,在L型底部徘徊的实体经济里,在并不宽松的货币环境里,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并且往往处于压力端的底层。它们不仅融资难,同时也承受较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因此,金融支持之外,减税降费对于中小微企业,更加具备普适性。
去年及今年,政府连续出台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中小微企业获益良多,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还需要包括减税降费在内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和精进。
减税很难,这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棘轮效应的存在、强势政府的财政支出刚性、经济下行通道里的地方财政风险,都让减税变得捉襟见肘。尽管如此,一方面,我们再难再苦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减税降费,让利于市场和企业,毕竟税收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一条“拉弗曲线”;另一方面,另辟蹊径,对内对外进一步加大开放,超预期开放,让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管制行业,增加供给,激发活力,稀释和分散原有的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让中小微企业能够在市场里自己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