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奉贤区率先试点将社区康复服务下沉至村 满足远郊患者需求

原标题:奉贤区率先试点将社区康复服务下沉至村满足远郊患者需求

近年来,“大病到医院,小病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理念深入人心。然而,诊疗全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康复,依旧让不少市民烦恼。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社区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大众的全面康复需求。以医养老、慢病康复与残疾人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使社区康复成为基本医疗保障之一。不过,一个新问题产生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有康复需求的患者是否能在家门口获得康复服务呢?

去年7月,奉贤区四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做出尝试:小荡村原先的老年活动室“旧貌换新颜”,在区卫健委与残联的支持下,阳光康复服务站落成。从中心进一步下沉至村口,康复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做康复治疗成了居民习惯

近十台康复仪器、身穿黄马甲的康复治疗师、记录着每一次康复治疗进展的手册……小荡村阳光康复服务站一上午就来了近十位居民,大多是熟悉的老邻居。“我腰疼了好几年,在这里做一做理疗,舒适许多!”刘阿婆说。自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触角伸到村口,来做康复治疗就成了不少居民每周的习惯。

奉贤区四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奉贤区与临港新城交界,服务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约4.9万。中心主任黄建华说,对小荡村村民来说,骑电瓶车到中心就诊需20多分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只能等50分钟一班的公交车,耗时耗力。近年来,家庭医生的“延伸处方”解决了基本医疗需求,但康复治疗始终难以发展,“一来村民对康复知识了解少;二来康复不同于普通问诊,必须有专业康复师和患者在特定场合使用特定器械进行治疗,对于康复患者而言着实难以达成。”

能不能把康复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对于这一设想,黄建华起初也颇为犹豫。中心也缺乏康复人才,是否能兼顾这些工作?“但我们走访村民,尤其是看到脑卒中术后患者后,还是下决心要做个尝试。”去年7月,中心与区卫健委、残联首批遴选了5名小荡村康复患者,每周进行三次康复治疗,由中心康复科康复治疗技士吴昊晨每周前来指导一次,并实时调整康复方案。“有一位右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患者吴阿姨恢复得不错。通过村民口口相传,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永远“不算太晚”

吴昊晨介绍,另外4位患者分别为小儿脑瘫患者、术后导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的患者、截肢患者以及脑卒中患者。今年28岁的小沈曾就读于辅读学校,进行过短暂的脑瘫康复训练,但毕业后只能在家呆着,中断了康复。“她主要是四肢无法伸直、行动不便,手部不能控制抓握。”根据患者需求,吴昊晨为其制定了关节松动术、肌肉牵伸术、主动助力肌力训练、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训练与站立训练等。如今,小沈已能握笔,而且原本完全无法独立站立的她,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保持站立一分钟。

69岁的陈老伯更尝到康复的甜头。十年前,他因突发脑卒中入院治疗,虽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后遗症与认知障碍,但急性治疗期过后,他与家人还是选择回家休养。“像陈老伯这样的脑卒中患者,越早介入康复,预后越乐观。”吴昊晨说,由于错过最佳时机,在制定陈老伯的方案时,建议以被动康复为主。

从提髋甩腿的“画圈式”走路,到如今肌力慢慢恢复后姿势越来越端正;从右手肩关节只能向前微抬,到如今可以抬起贴合几乎180度,陈老伯的家人也是在家为其进行牵伸,积极配合康复师治疗。“虽然晚了,但好在不算太晚。”他的老伴计划下次再陪陈老伯前来康复时,也试试肩颈的牵引与康复。

养成持续治疗的健康理念

黄建华说,像陈老伯这样的脑卒中术后患者还有很多,“仅以四团镇为例,我们目前就有约200名需要康复的患者,这一数字在全区、全市都非常巨大。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早期治疗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一般而言,卒中发病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但目前能做到及时康复的患者寥寥无几。”

目前,社区康复已纳入国家发展建设规划,开展社区康复能使功能障碍及失能人士机会均等地享受康复资源,从社区更进一步的基层康复,可真正有效保障康复服务的持续性。据透露,目前奉贤区新建15家基层康复服务站,年内还将继续增加试点数量。“下一步,我们家庭医生将与康复师联动,共同进行康复知识宣教普及,对签约居民的康复需求进行全方位评估。”全科医生贺春日说,除康复之外,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也下沉至村口,让越来越多村民养成持续治疗的健康管理理念。

相关阅读:
公益诉讼揪出伸向国有资产的黑手 四川宜宾长宁地震:通往震中的救灾通道已全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