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播200亩“飞耕农”走俏
职业“飞耕农”提供包括“飞播”“飞洒”等服务。
精量直播。
珠海一农户今年用无人机精量直播长出的早稻秧苗。
专业飞手培训机构颁发的无人机驾照。
飞手在户外作业,这部无人机用于森林消防航拍。
开篇语
信息化时代,“职业版图”在不断被刷新。
4月1日,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新职业信息,这批新职业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13个新职业。13个新职业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衍生新职业。
当前,广东正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伴随着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广东产业体系的新支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滋生孕育了大批新职业从业者。今天,记者带您走近这些新劳动者,探秘新职业,跟随着他们的步伐一起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林燕)
统筹:林燕、陈治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陈治家
昨天,珠海斗门的何建敏站在自家田头,看到一排排一列列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情不自禁地笑了。今年春耕早稻,他第一次选择了用无人机精量直播水稻,与去年无人机洒播相比,今年的早稻很好地控制了飞播的行距株距。
何建敏是珠海一家农业机械合作社负责人,在掌握农用无人机“飞耕”技术后,何建敏开始向周边种植户提供“飞播”“飞洒”等服务,其中“飞播”服务每亩收费50元、飞防植保每亩收费15元,何建敏一月最多时赚到过4.5万元服务费。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高新科技在农业领域广泛试用,各类先进农业机械开始在农村落地,新职业也随即衍生。
“飞耕农”:最多月赚4.5万元服务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珠海羽人农用航空的研发技术员陈惠瑜,一直忙着飞往各地给一些农场和大种植户进行无人机直播一季稻。在一大片已经平整好的水田边,陈惠瑜先将作业地块规划出来,拿着踩点器在即将直播的田间边角进行踩点,并编辑作业宽幅,地面站自动生成作业航线;然后她熟练地把已破壳露白的种子加进已调好了行距的种子仓。接着,陈惠瑜拿起遥控器,手上摆弄几下,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待播的稻田。陈惠瑜说,根据事先的规划,飞机会自主进入作业航线自主作业:导管先向下延伸,涵道风机启动,进入航线播种时,排种轮自动开始排种,种子通过涵道风道加速射进土壤浅层,几个来回,一亩地就播种完了。
作为较早采用“飞播”技术种植水稻的合作社,在刚听到“飞播”一词的时候,何建敏还是心怀疑虑的。不育秧苗,直接播种,行吗?
2018年春天,何建敏刚开始接触“飞播”技术。“当时还是有很大压力的。无人机虽然说高大上,效率高,可是真的要在自己家的田地上用起来,还是有点不放心。一旦飞播得不好,那可是影响一季的产量啊,损失可大了!”何建敏说。
最终,2018年的“飞播”不但没有减产,还因此节省了各种成本。如今何建敏放下心来,在去年的洒播基础上,何建敏今年采用了全新的水稻精量直播无人机。精量直播能有效控制水稻的行距株距,更有利于水稻生长田间管理。
在掌握农用无人机“飞耕”技术后,何建敏开始为周边种植户提供“飞耕”服务。“飞播”每亩收费50元,一天作业200亩,一周下来可以收得7万元的服务费用。而播种结束后紧接着开始“飞防”“飞施”,飞防植保每亩收费15元。这样,一个月下来,最多时,何建敏赚到服务费有4.5万元。如果加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材料的销售,他的收入就更可观了。
何建敏介绍,采用“飞播”,种子加服务费70元一亩。而在收益上,“飞播”比“地走式”机械每亩增产60~80斤;相比较传统插秧,省去了育秧、移栽、运秧、插秧等环节,每亩节约成本150元以上。在打药、施肥方面,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更是惊人,是传统人工作业的70倍,节约人工、节省药肥。
山地植保:1分钟喷完1亩农作物
帅气的80后小伙盘祥也是一名职业飞手。
十年前,清远连南人的盘祥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本科毕业,又在英国工作了两年,后带着振兴家乡的梦想回到清远,加入了无人机开发与应用团队,负责无人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
春夏交替阶段,是植物的生长旺盛期。随着5月份气温逐渐上升,病虫害开始进入易发期。传统的人工手动喷洒农药成本高、作业时间长、农药利用率低……这是困扰着粤北众多农户的难题。现在,有了盘祥这样的新兴职业飞手,运用专门研发的植保无人机来管理田间作业,一片300亩的农作物,过去按照每人每天4亩地的效率计算,需要聘请80个工人同时作业,方能在1天内完成。
这并不是个案。连州市龙坪镇、星子镇、西江镇、大路边镇等山上片的镇乡,由于地势原因,耕作以山地为主。而桃树、梨树、樟树等数目的病虫害防治却是时间紧、任务急、难度高的任务。
所幸有植保无人机助力,盘祥带着他的团队,操作携带农药的无人机平稳地起飞,在山地上空往返匀速喷洒农药,很快便完成了指定地块的喷洒任务。“我们这台无人机的喷洒效率可达到1分钟喷洒1亩地。”清远资深的无人机研发和推广专家黄汕介绍。
盘祥介绍说:“就像考驾照一样,农户如果没有获得飞行资质,购买无人机,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有安全隐患,对买卖双方都不划算。”目前,专业的植保无人机运营企业收取针对山地收取的服务费为每亩30~40元,针对平地收取的服务费为每亩15~20元。随着飞手职业的普及,农户只要一个电话,即可预约无人机植保服务。
职业化:专业培训一两周执证上岗
今年1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将无人机驾驶员被列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名单,成为一种新型职业。盘祥表示,这也将意味着民用无人机结束“黑飞”时代,正式进入职业化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耕农”,需要进行一整套系统的技能理论、实践结合培训。包括飞机的维护保养、电脑模拟飞行操作、训练机实操、作业机实践等全方位的综合培训。此外,农用无人机驾驶员需要掌握无人机电机、动力设备、桨叶及相应任务设备的调试;根据飞行环境和气象条件校对飞行参数;操控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等。
作为植保无人机行业的领头羊——珠海羽人农用航空早在2012年开始进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近2000名无人机操作驾驶员。
同样,在清远高新区华南863科创新园内一家无人机培训机构,几位新飞手正聚精会神地苦练无人机驾驶技术,只见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在电脑模拟器上熟练地完成绕飞、盘旋等一系列无人机飞行动作。通常经过7-15天的无人机理论和飞行实操,他们将顺利结业,作为一名拥有合法正规的作业与培训资质的飞手,未来加入专业的航空技术服务团队,服务于农业植保、航拍测绘、电力巡线、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职业缺口大“飞耕农”短缺
我国的无人机发展势头迅猛,位居世界前列。据初步估算,截至2018年,我国无人机市场人才需求达20万人,其中,持证上岗人数仅几千人。如此可见,我国无人机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具备持证的专业无人机技术人员更是炙手可热的紧缺人才。
据盘祥介绍,近年来,无人机航拍、勘测、植保、物流、应急救援等运用领域不断拓展。“无人机飞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兴职业,需要有UTC执照,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的应用平台将更加广泛,需要的人才要求标准也会更高。”黄汕则表示,由于人才紧缺,无人机专业薪水也十分诱人,如无人机植保方面,飞手一般月收入能达上万元。而在一些影视及高危专业领域,专业的无人机飞手收入更惊人。
目前,在清远,据记者了解,一名普通无人机飞手的月薪起步从4000~6000元/月,拥有丰富经验的团队合作的无人机组更可与大型基地和企业建立长期商业合作关系,收入更加可观。
珠海羽人农业航空董事长陈博介绍, 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用航空,规范和促进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国内部分省市推出2018-2020年植保无人机补贴政策,2019年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补贴迎来新的一轮。
在政策及巨大的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农业与科技加速融合,农用无人机保有量涨幅明显,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下,我国农用无人机尤其是从近5年间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而懂技术的专业“飞耕农”更是极度短缺,这个新兴职业则会非常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