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年我市立案查处涉水违法案件332件
处罚3925万元
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行动,也是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4日举行的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受市政府委托,向会议作市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市政府坚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打好“蓉城碧水”保卫攻坚战,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地表水断面Ⅰ—Ⅲ类优良水体水质占比75.5%,较2015年提升8%,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13.4%,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报告指出,我市建立健全法规、标准、规划、考核和改革等长效机制,推动水污染防治法全面有效实施。完善地方法规,及时修订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出台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都江堰灌区保护条例、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严格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研究。坚持规划引领,落实“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编制实施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岷江沱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成都市未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强化规划刚性约束。落实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落实四级河(湖)长制,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定期公开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深化体制改革,率先设立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完善环保监督网格,延伸水污染防治工作手臂。
报告指出,我市高质高效重拳治水。深入实施成都“治水十条”并细化为年度水污染防治6大工程26条举措,制定饮用水保护、流域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整治等攻坚方案。优先保护饮用水源,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加快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建设。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全力推进锦江、沱江、金马河三大流域水生态专项治理,Ⅰ—Ⅲ类优良水体比例同比分别上升6.6%、34.6%、7.9%,年内消除二江寺国考断面劣Ⅴ类。专项整治重点领域,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工业、城镇、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全力实现应收尽收、综合治理、达标排放。夯实科技治水基础,建立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建成20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启动水质预测预报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
报告指出,我市依法依规闭环管理。紧扣法定职责,着力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水污染防治工作闭环。严把准入关口,依法落实涉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企业排污许可制度,2018年审批1830个涉水项目、核发328家涉水排污许可证。严格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专项执法、行刑衔接等措施,2018年立案查处涉水违法案件332件(其中涉水刑事案件32起、拘留90人),处罚3925万元。严防环境风险,推进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环境风险源可视化应急防控体系,建立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近年未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记者张家华杨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