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北京房企销售排位洗牌建工、九龙仓成“黑马”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调控政策未见放松,但市场积压的需求有所释放,这为房企推盘抢收创造了机会。
事实上,作为调控最为严厉的北京,房企的日子一直不轻松,限房价项目供应激增,市场竞争一再加剧。虽然退步者大有人在,但是“黑马”仍然频出,今年一季度万科跌至权益榜单第十位,北京建工则位列权益榜单第四,并且登上流量榜首。
中海恒强,远洋登顶权益榜
北京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品牌房企的天下。首开、大悦城控股、金茂、华润、保利、融创、金融街、金地、住总、天恒等房企连续多次登上权益金额榜TOP20行列。
在北京克而瑞发布的北京市一季度企业权益金额榜单中,远洋集团以32.8亿元的权益成交金额登顶冠军,中海和泰禾分别以30.7亿元和30亿元的权益成交金额名列第二和第三名,北京建工、中铁置业以29.2亿元和28.8亿元的权益成交金额挺进前五,分别位列第四名和第五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建工、中铁置业、九龙仓等房企首次登上20强权益金额榜单,并纷纷在十强内占得一席之地。堪称2018年北京房地产市场最大“黑马”的中海不仅在2018年首次登顶权益金额榜,而且在今年一季度依然据守权益金额榜单的前三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万科排名下跌幅度较大,以22.4亿元的权益金额排在榜单的第十名。而在2018年,万科则以135.82亿元排名第二。不过,在北京克而瑞发布的北京市一季度企业流量金额榜单中,万科保住了前三名的位置。
众所周知,北京地价高企,拿地限制诸多,为了分摊风险共享收益,房企联合拿地、抱团取暖成为主要手段。按照北京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口径,流量金额中涉及合作开发项目不做重复计算,以企业操盘口径为准。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万科在权益金额榜单上落后,与其联合拿地有关。不过,从流量榜单中可以看出,万科操盘的项目依然很多,这也说明业内对万科的操盘水平还是比较认可。但是由于自身战略关系,在北京市场中的项目占比正在减少。
此外,分析人士还推测认为,今年一季度万科在北京占股的项目成交不太理想。
据悉,万科今年一季度在全国市场的表现来看也不及去年。此前,万科公告显示,2019年1月至3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面积924.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494.4亿元,同比减少3%。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因受预售证审批影响,今年一季度北京部分项目无法入市,进而影响了销售速度。
除一些客观因素外,从今年一季度北京房企权益榜可以看出,房企主观发力抢收的迹象明显,前三强权益总金额接近百亿元,前十强房企的门槛达到了22亿元,前二十强房企的门槛则为12亿元。北京前20强房企共实现权益金额414.8亿元,同比上涨122%。
大建共有产权房,北京建工夺流量成交金额冠军
今年北京市场爆出的第一匹“黑马”,当数北京建工集团。从北京克而瑞发布的北京市一季度企业流量金额榜单来看,北京建工集团以57.2亿元的流量成交金额夺得冠军,与此同时,北京建工集团还是流量成交面积的冠军。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北京建工集团第一次登上榜首,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多为共有产权房,随着北京共有产权房增多,是令其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流量金额榜单还显示,万科、远洋分别以37.3亿元、36.8亿元的流量成交金额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华润、金茂也以36.6亿元和32.6亿元的流量成交金额挺进前五。
而以往稳坐多年第一的“京城地产一哥”首开股份则以17.9亿元位于流量金额榜单第11位。与去年排名第七相比,仍在下滑。
华润、金茂、泰禾、保利等房企依然保持在第一梯队。中国中铁、中交两家房企首次挺进流量榜TOP20,分别获得第十二名和第十八名。
值得注意的是,强者恒强,房企集中度更加明显。前五强房企流量金额达到200亿元,占前二十强总金额的43%。此外,房企间差距明显,流量榜第一名和第二十名之间金额相差47亿元,22亿元是前十强房企门槛,前二十门槛则是11亿元。
虽然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场表现不及上季度,但市场积压的需求得以释放,仍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对此,克而瑞认为,季节性因素叠加政策松动预期,加之年初信贷环境略有放宽,今年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成交9613套,虽然环比减少9.55%,但同比上涨129%。随着调控政策不断深化,市场供应不断放量,房企获取业绩的难度也将增加。
对于未来市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对于北京楼市来说,严格的信贷政策叠加限竞房的库存高位,市场不会出现太明显的反弹。但经过10个月的价格调整,对于怕踏空的购房者来说,入市的积极性在提高。
新京报记者袁秀丽编辑武新校对吴兴发图片来源北京克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