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地积极倡导推行文明祭扫移风易俗绿色清明
“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近几年,绿色祭扫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支持。”4月5日一早,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民朱社乐和家人步行上山祭扫,不带鞭炮香烛,而是手捧几束鲜花。
清明节期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宣传文明祭扫新风,倡导人们改变观念,推动移风易俗。
4月5日上午,济南市林场联合泉城义工和驻济高校志愿者,开展了“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森林防火文明祭扫宣传活动。一大早,迎着晨风,来自济南市林场和泉城义工、驻济高校的近百名青年志愿者手持鲜花、身披“森林防火志愿者”绶带,通过免费赠送鲜花、防火宣传卡和祭扫工具等方式,向前来祭扫的市民宣传文明祭扫理念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倡导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不见鞭炮纸钱,取而代之的是手中一捧素雅的菊花。4月5日,福建省漳浦县和祥陵园内,前来祭祀的市民翁女士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寄托哀思。“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翁女士说,“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会造成空气污染,甚至有可能引发火灾。以鲜花代替更显清新典雅,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
清明节当天上午,江西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家村100多名村民在村里党员带领下,举行清明集体祭扫。大家沿着数十级台阶登上祖坛。老党员李豆罗高声领诵祭祖辞后,村民们依次献上鲜花,向祖先三鞠躬。多年前,西湖李家村祭祖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如今鲜花的芳香代替了呛鼻的烟味。“以前烧纸钱放爆竹,污染空气。现在文明祭扫,感觉非常好。”村民李少华专程带着女儿赶回村里参加祭祀活动,“祭祖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教育下一代对老人多尽孝道,把尊老、敬老、养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为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培育现代殡葬新理念、新风尚,广东大力推广生态安葬方式,真正把节俭、低碳、文明、绿色的新理念植入群众心中,转化为具体行动。广州市1988年在全国首创骨灰撒海活动,截至2018年底,广州累计撒海骨灰2.4万份。
4月1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将举办“情满人间·爱融海天”大型公益海葬活动。“海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我们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最终我们也愿意把大海当做灵魂安歇的归宿。”秦皇岛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戴芳芳说。
除了生态葬之外,近年来,通过网络缅怀先人的方式也蔚然成风。清明节期间,黑龙江大庆市在大庆文明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英烈”专题网页,广大中小学生和网友纷纷在网上向革命烈士和先辈点烛献花、留言寄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表达无限崇敬之情。截至4月5日,在该专题网页上点烛献花的有7万余人次、签名寄语3万余条。
清明春光好,植树正当时。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态清明”活动,参与义务植树,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植树是我们天大的事。”阿瓦提县多浪乡多浪村村民阿不都克然木·艾合买提边挖树坑边说,“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我们县四面都是沙漠。我们每年都会在清明节号召大家一起植树造林,近年来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我们要继续种更多的树,让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综合本报记者王云娜、肖家鑫、钟自炜、魏本貌、李刚、马晨、刘梦丹、韩立群报道)
责任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