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缅怀,更是传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70年斗转星移,山河弥新。青海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足以用宏大的篇章来记载。当我们透过岁月的尘埃,去审视那些色彩缤纷的历史长卷时,必会发现,青海每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会有相应的英雄模范人物相伴随。他们是开拓者、创造者、奋斗者和牺牲者,他们的故事,一次次照亮了青海人的眼睛,丰富了青海的史册。他们或是赴汤蹈火,血洒高原;或是甘守寂寞,默默奉献;或是怀抱大义,直面死亡。这一件件看似孤立的人和事,熔铸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青海精神。他们所秉持的信念,启示着后来者,给青海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予以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今天的青海人所拥有的集体品质中,一定有着被他们潜移默化的成分。
我们的缅怀,不仅仅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我们的缅怀中蕴含着薪火相传的自觉。对前辈精神的传承,是更深远的缅怀。
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毋庸讳言,相比于已经过去的岁月,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日趋多元。或许,我们的奉献做不到完全无私、彻底忘我;或许,我们会为个人的得失而耿耿于怀;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品质和精神,应成为我们的底线和坚守。应该深明大义,懂得取舍;应该重视继承,勇于进取;在关乎大局、涉及国家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上,选择不容糊涂。只有如此,新青海人才能以新的创造和奉献,丰富前人留下的精神遗产,并把它留给后人继续传承下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一所山乡小学的课堂上,老校长拿着一张香烟盒纸,指着那上面的商标,郑重其事地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香烟为什么叫95牌香烟吗?”
几十双稚气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老师,等待答案。
“同学们,95,代表9月5日。1949年9月5日,这是青海解放的日子。大家一定要记着这个日子!”
是的,不仅是孩子们,所有今天的和未来的青海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改天换地的日子,这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日子。
历史并不遥远。1949年8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解放兰州后,乘胜挺进西宁。9月5日,西宁和平解放。西宁万人空巷,各族人民满怀喜悦涌上街头,欢庆新生。
笼罩在青海天空的阴霾驱散了。但是,新生的红色政权面临严重威胁。在境外势力的支持下,流窜在青海各地的马匪残余力量,猖狂反扑,企图颠覆新生政权。肩负重任,解放军和民兵组织四处进击,英勇奋战,一次次剿灭反动力量,终于为青海创造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一些年轻的生命就献给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在隆务河畔,在大坂山下,在乌兰的戈壁滩上,在贵德的黄河岸边,那些墓草青青的烈士陵园里,就安息着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英灵。
70年了,年年清明,鲜艳的红领巾一次次在烈士纪念碑前飘拂。怀念像火炬,一代代传承着,长眠在地下的英灵们,你们一定有知!
清明,西宁草木复苏,南北两山即将用新绿再次扮靓这座城市。我们想起了为改变荒山面貌前赴后继的人们。
省会西宁,这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坐落在湟水之滨。它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长期处在干旱气候的凌虐之下。
干旱,是历史的隐痛;绿色,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焦灼。
1989年,西宁生态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诞生。西宁南北山的绿化作为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伟大事业,正式拉开序幕,西宁人民决心向大自然讨还绿色。
尕布龙,这个青海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作为西宁南北山绿化的带头人,把晚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两山绿化上。
这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共产党领导干部,用每一个脚印诠释着“人民公仆”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他让经历不同的几代人共同相信,共产党的干部和普通民众之间,情感的融合和心灵的沟通能达到什么样的深度。
如今,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决心已然长成南北两山郁郁葱葱的绿树。
南北山的绿色,是看得见的物质存在;而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精卫填海般的决心和毅力,则是尕布龙和南北山绿化者们留给青海人民的精神遗产,那是看不见的财富。
清明,我们想起了为国家的发展鏖战瀚海大漠,燃烧青春岁月的石油人。
冷湖镇郊区的荒原上坐落着四号公墓。这里长眠着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建设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祖国和人民为缺石油而焦虑的时候,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在荒原上扎下帐篷,把这里变成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拼搏、他们坚持,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958年9月13日。那是一个振奋了全中国的日子,是全国报纸第一版争发同一条消息的日子:青海冷湖,地中四井喷油了!
几代石油人的奉献,不仅建成了向年产千万吨目标迈进的现代企业,也铸造了代代传承的柴达木精神。它同样是老一辈石油人留给青海的精神遗产。
清明,我们在平坦宽广的国道或省道上驱车前行,想起了为青海的交通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乃至生命的人们。
千百年来,幅员辽阔,山川阻隔,交通闭塞的客观条件制约着西部的经济发展。建政之初,对于西藏的物资供应全靠畜力从青海运输,十分艰难。
历史选择了慕生忠。将军抖落一身来自朝鲜战场的硝烟,主动请缨修建青藏公路。他手握一把铁锨,带领部队和民工,以愚公移山的勇气和毅力,在戈壁滩上奏响了筑路序曲。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依靠极为简陋的工具,胼手胝足,开山凿石,一米一米地开拓前行,仅用7个月时间,就开通了从格尔木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简易公路,缓解了青海到西藏极为严峻的物资供应形势。大无畏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突出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建设者的风貌,值得人们永远景仰和学习。为了建成这条道路,有不少普通战士和民工,还有驼工,献出了宝贵生命。
清明,我们想起了为捍卫国家的安全,在荒原上以心血为热能,铸造昆仑长剑的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们。上世纪60年代,他们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隐姓埋名,来到这里,以天为被,大地当床,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启动了神秘而神圣的核研究。“我们守的是默默无闻的岗位,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业!”
1964年金秋,随着惊天动地一声轰响,中国西部的荒原上蘑菇云冉冉升起,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从此拥有了抵御核威胁的大国利器。
半个多世纪过去,随着原子城的神秘面纱揭开,青海人才知晓了当年隐姓埋名的那些功勋昭昭的科学家们:邓稼先、王淦昌、朱光亚、周光召……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们,他们或者已经谢世,或者已经进入暮年。但是,历史怎会忘记他们!春风吹过海晏草原,蓝幽幽的牧草永远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清明,青南大地还没有脱去冬装,但是春天已经不远了。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们,你们好吗?可爱的高原小精灵们,你们是否还记得索南达杰这个名字?
杰桑·索南达杰,是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先驱。作为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机构“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的他,先后12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勘察和巡查。1994年1月18日,在与武装盗猎分子斗争中英勇牺牲。
索南达杰的牺牲,大大激发了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促进了全省生态文明的脚步。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随后成立,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多年过去,国家和青海在生态保护工作上迈出的坚实步伐,足以告慰索南达杰的在天之灵。
清明,西宁朝阳渠里春水滔滔,渠岸春草泛绿。我们想起了索南东珠。
这个刚刚走出穷山沟的藏族青年,为自身的生存而奔波的打工者,还没有找到实现人生理想的钥匙,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却为了挽救一个汉族儿童的生命,向着滔滔激流奋力一跃。那一瞬间,让居住在这片高原上的每个民族的心灵一起震颤,看到了血浓于水的情谊。
同样,我们也没有忘记,那个从湖北老家来西宁打工的小伙刘汉洪,为了挽救在铁路上奔跑的三岁女童,在风驰电掣般的火车即将碾压过来的一刹那,飞身向前,推出了女孩,而献出了自己33岁的年轻生命。
清明,我们徜徉在西山南坡的玉树常青林。这里,草含情,苗思殇,一草一木都在缅怀那些在玉树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更难忘为了抗震救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医护人员、武警战士和基层干部。
清明,我们想起了……
清明是缅怀的节日。清明是忆念滚滚的日子。有太多值得铭记的人和事向我们奔涌而来。岁月的风尘掩不住他们永远的光彩。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青海人民,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秉承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鼓足一往无前的斗志,怀揣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担当和责任,努力奔跑着。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被深深挚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们用行动、用生命生动演绎,转化为民族进步的思想基因,在一代代人的血液中流淌……(王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