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退民进”背后的焦虑

原标题:“公退民进”背后的焦虑

在一些教育资源富集、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时,更倾向于民办名校,进而出现“公退民进”的现象

办好公立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底线。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持续地“公退民进”,可能影响阶层流动和社会活力,危害深远

法治周末记者高原

经过和家人激烈的争论,去年9月,陈晨终于把女儿送进了上海的一所私立小学。两个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大家流传的上了小学后“平时母慈子孝,辅导功课鸡飞狗跳”的场景,陈晨说她和女儿从未经历过。

陈晨一个同事的孩子和女儿同龄,每天下午4点半放学后,回家辅导功课每天都到10点半,“在学校学不会,回家就得重新教,肯定会费时间费精力啊”。陈晨感慨。

“一个班27人的容量,相比于公立学校50人的班容量来说,老师有时间也有精力把每个孩子照顾到。”陈晨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除了能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更让陈晨看中的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在上海市,12所名校高中总预录人数前10名的初中里,公办学校仅有1所,其余9所全是民办学校。

虽然一年6万元的学费,但陈晨认为“这钱花的值”。

而在一些教育资源富集、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越来越多像陈晨一样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时,更倾向于民办名校,进而出现“公退民进”的现象。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王捷认为,基础教育很大程度决定未来的成功,“公退民进”往往意味着高收费,意味着教育排斥、区隔部分中低收入人群,造成不平等的代际传递。

民办崛起

在送女儿读民办学校之前,陈晨做了大量的功课,她给法治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

按高考考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名校的升学率,排名最靠前的重点高中被上海人称为“四大名校”(即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和“八大金刚”(包括南洋模范中学、格致中学、大同中学、控江中学等)。

这些学校基本都是公办高中,但考入这些顶尖高中的主力生源,却来自民办初中。

同时,如果选择公立学校,每个课外辅导班需要的费用都在5000元以上,而在民办学校,学费中就已经包含了这些费用。

“不管从费用、省心程度、还是录取率来说,民办都是我的第一选择。”陈晨坚定的说。

民办学校的优势,在这些家长的眼里,还不只这些。

1997年,教育部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减轻学生压力,统一规定公立学校初中取消“重点中学”评选,小升初取消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划片入学和电脑派位。这意味着公办小学、初中不能筛选生源。

而民办学校则不受此限制,可以全区招生,有寄宿制的学校可以全市招生。一些区在招生文件的补充规定中明文写到“要择校,找民校”。

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民办小学招生占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从5.6%增至7.8%,增幅超过39%;民办初中招生占比从8.9%增至13.5%,增幅超过5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人数的变化做过调研分析。

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近年来民办中小学招生人数占比快速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孩子送到民办名校;二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从农村薄弱公立学校转到县城或打工地上民办学校。

同时,民办中小学崛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办与公办的竞争起点不一样,民办可以挑选生源,而公办不能。

陈晨还记得自己带孩子面试时老师提的问题,爸爸如何参与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职业等,孩子也会被问到喜欢到哪里玩。

面试中老师会以闲谈的方式了解家庭实力:“如果孩子说喜欢到门口的小花园玩,那肯定比不过喜欢去美国的迪士尼玩更有竞争力。”

而民办小学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时,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在教育投入上的不足,也在同时尝试教育改革。

它们最早被称为公立转制的学校,不过已经开始自筹经费,并制定独立的教学大纲,同时政策允许这些学校通过笔试挑选学生——这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公办学校那里是不被允许的。

公立小学的一位校长曾经感慨,当年民办学校出现后,为了防止公办民办同时招生带来的混乱,形成了民办招完、再公办对口入学的规则,后来就演变成了“掐尖”的局面,“不是牛校培养了牛娃,而是牛娃造就了牛校”。

他表示,提前招生,好的生源在入学前已经被民办小学“掐尖儿”选走,这就造成了公立学校生源比不过民办学校的现象。

公立压力

不过,政府层面也意识到上述问题,政策也在调整。

以北京市为例,4月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特别规定,今年将严格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管理,禁止民办学校提前招生。

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系统的官网上,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到4月28日,而公办小学的报名时间为4月26日到5月3日。

这是上海第一年实行民办小学和公办小学同一时间招生。而在2017年,民办小学招生结束11天后,公办小学才开始报名,它以同等条件接纳民办小学的落选者。

不过,尽管很多地方叫停了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考试,改为面谈,并要求公、民同招,但据各地披露的内容来看,面谈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内容仍然离不开以前笔试选拔的内容。

在家长帮等网络论坛上,关于幼升小、小升初究竟选公立还是民办的帖子下面,观点也常常呈现一边倒。

“民办学校一般都是提前一年把新课学完,然后刷题。公立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进度,一模前才结束新课,基本没有刷题机会。我们公立肯定竞争不过私立”“小升初,非一流公立娃,即使是班级第一,选择民办也很难(民办看不上)”……

陈晨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她同事的孩子,在上了1年公立幼儿园之后,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幼儿园。

而从公立园逃离到私立园,源于公立幼儿园的“禁止小学化”。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王蓉介绍,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质量分化剧烈,这个压力一定会传递到基础教育。

“压力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幼儿园就开始,不上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北大清华。”王蓉认为,在教育体系中,每一个学段都不会是孤立的。

业内专家认为,办好公立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底线。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持续地“公退民进”,可能影响阶层流动和社会活力,危害深远。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杨海燕最近发表的一篇《公办学校可以兜底但绝不能垫底》的文章指出,在江苏、广东等地调研发现,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受质疑,优秀生源纷纷流向民办学校,这样的趋势如不加以制止,将会丧失一块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领域。

教育焦虑

王蓉认为,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争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焦虑。

许多公立学校的成绩连所在地的平均分数都达不到,私立学校尽管竞争激烈、学费昂贵,学生和家长依然趋之若鹜。公立与私立教育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让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2017年,王蓉发表论文《直面我国的“教育拉丁美洲化”挑战》,指中国会出现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不公平格局。

教育的“拉丁美洲化”是指在人口收入差距显著的社会中,大量中高等收入的家长可能逃离公共教育体系而在私立部门中寻求更高水准的服务,公立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逐渐成为低劣质量机构的“代名词”。

她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社会中高层次教育的好学校传统上都是公立教育,如精英型的公立大学,且政府对这些机构采取高补贴或免费的政策,如巴西,这就会导致一种极端的、切实难以打破的教育不公平格局。也就是社会中的优势群体在私立中小学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得到优质低价的高等教育服务及其背后的高额的公共财政补贴。

与此同时,弱势群体接受着较低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难以在获得精英型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中取胜,阶层固化难以打破。

“高收入群体子女逃离公立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就会出现公立学校的恶性循环,民办学校的良性循环。”王蓉说。

同时,由于民办学校目前在收费、生源录取方面,有相当高的自主权,一些民办初中、小学一年学费二十几万元,收费高,生源千挑万选,有能力吸引好的师资,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高水平的师资也在逃离公立学校。公立教师辞职去校外培训机构或民办学校任职,收入大幅增加;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公立学校名师辞职后自己办校外培训班,收入甚至达到公立在职时的数十倍。

而如果著名公立学校的校长都流失到民办学校去,一个城市排名靠前的学校都是民办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关阅读:
未休年假补偿制度实践执行极不乐观 西安“车让人”遇现实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