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 万尺布宫 毫厘探微

原标题: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 万尺布宫 毫厘探微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年。60年来,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尤其是在西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在西藏民主改革60年之际,央视新闻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制作了独家系列报道《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从古建筑保护、古籍保护与修缮、可移动文物调查等多个角度,以特别的视角,首次全方位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文化珍宝和最新保护手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布达拉宫在古建筑保护上的最新成果。

布达拉宫作为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式宫殿群,它是怎么建筑在红山之上的呢,而这样的古建筑群,又是如何来保护呢?

这段布拉达宫精细化测绘视频——《万尺布宫 毫厘探微》,是布达拉宫管理处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展开,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最新技术、借助4000多个扫描点制作出来的。目的是更好地科学解读布达拉宫的藏式宫堡建筑群,展开保护。

现在我们看到的布达拉宫藏式古建筑群,主要是十七世纪重新修建的,层层叠叠、设计复杂。300多年过去了,围绕布达拉宫,依然有不少未解之谜,比如它是如何依红山而建的?它独特的地垄也就是地基,到底有多少?

依靠最新的三维视图和实地探查,布达拉宫的工作人员已探明了1200多个地垄,即或如此,仍然有不少地垄在探索中。而整个地垄,就是布达拉宫的基础。因此,当建筑群出现裂缝,3D扫描科技监测也能记录下来。

为了监测布达拉宫结构变化的情况,多个殿堂和梁柱装上了结构监测仪,由此为布达拉宫参观人数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和西藏高度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近年来,包括数字壁画、3D扫描、结构检测、合理分流游客等科学方式,使得古建筑群的保护更上层楼。

相关阅读:
山东大学“网红楼”火了 解锁上课新“姿势” “倔婆婆”被她侍候得妥妥帖帖 好家风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