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即将翻译出版,告诉你160多年前的上海什么样

原标题:中国内地最早的年鉴即将翻译出版,告诉你160多年前的上海什么样

摘要:《1852年上海年鉴与商务指南》(Shanghai Almanac for1852, and Commercial Guide)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年鉴,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本年鉴。

“陆家嘴”“白莲泾”“法华”……在一张泛黄的中英文对照的上海地图上,清楚标注着这些上海熟悉的地名。这张已有167年历史的上海地图,展示出上海的繁华景象。

这张地图出自《上海年鉴(1852)》,一本在上海开埠12年后,由《北华捷报》社出版的英文版年鉴。据专家称,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本年鉴,也是中国内地最早的一本城市年鉴。

在今天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上海市年鉴学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年鉴(1852)》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透露,这本年鉴计划于今年6月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并全文翻译出版。

该书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规划资助。

展现开埠后最详细的上海地图

《上海年鉴(1852)》刊载了当时西方人绘制的最详细上海地图,北至吴淞江虹口到曹家渡一线,南至白莲泾到龙华一线,东至黄浦江陆家嘴,西至徐家汇、法华镇,包括了境内重要的河道、步道、桥梁、寺庙以及其他地理信息,地名均分别用中英文标注,也解决了中国读者阅读早期外国人对于上海叙述的许多困惑。

该年鉴译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育民说,过去上海县志也有绘制地图,但主要集中在老县城里,像这样一直画到龙华的地图是没有的,里面很多信息具有史料价值。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这一地图目前在权威历史地图出版物均未收录,如周振鹤主编的《上海历史地图集》,殊为珍贵。

这本年鉴获得的经过也十分崎岖。上海图书馆黄显功说,徐家汇藏书楼藏有1515年以来的不少外文图书,但这批图书里恰恰没有上海年鉴。2010年,上海图书馆从西方藏书家手中购得一批图书,其中有一本《上海年鉴1854》,当时被认为是上海最早的年鉴。后来,学者发展国外有1853年和1852年版本年鉴的电子版和拍卖记录。几经周折,上海图书馆拍下年鉴,进行了电子扫描,并与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合作,对文献进行研究利用。

描绘1852年的徐光启故居

如果说历史是棵大树,那么年鉴就是年轮,呈现丰富多样的肌理,年鉴兼具实用价值和史料价值。

座谈会上,来自高校、社科研究机构专家30余人围绕文献史料价值挖掘、资源开发利用等展开热烈的研讨。

《上海年鉴(1852)》包含了当时上海的许多信息:提供五个口岸的居住者和若干商业设施;月相和月食;日程表;人寿保险行;口岸和港口管理规章;进出口关税;扬子江航行指南等。其中收录的《上海口岸 1840-1850 年气候观测均值一览表》和《气象测量记录摘要》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连续的、系统的气象统计史料。

这本年鉴还收录了《徐光启记略》,记载了作者亲自考察过的一些遗迹,包括城内徐光启的故居与祠堂、徐光启晚年居住过的“双园”以及徐家汇徐家老宅的情况,并根据采访和地方志书,叙述了徐家后代在上海地区的一些情况。周育民说,年鉴中提到的有些铭文、碑刻、墓葬等史料,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在上海地方史书中也缺载。

年鉴记录不止于上海,还记录了苏州、宁波等地的事情,甚至涉及琉球。在一篇游记中,作者描述了游历青浦和朱家角的情景。“曾经只是朱姓家的一个小小的‘角’,现在俨然成为了一个大镇。虽然它没有城墙,但其有河道四通八达的便利,比青浦更加繁庶,人口很可能已经有3万以上。”

专家认为,年鉴对于研究上海历史文化和江南文化,以及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研究中国之深,很难想象

“开埠仅12年,但外国人研究中国之深,是之前我们想象不到的。”周育民在翻译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

他说,年鉴收录的文献中,有关于中国天文、历法、算术的介绍,“不带偏见的,对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数学史都是很好的资料”。对于当时欧洲人引用的中国文献,周育民试图追根溯源,却发现很难办到。“把中国的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没有注解的情况下,再要翻译回来,难度很大。”为此,周育民有3个月时间足不出户,花了大量时间寻找原文。

有意思的是,年鉴中还收录了两篇对于“蛮”字争论的文稿。一位叫Thoms的外国人,引用《康熙字典》、《周礼》、《东都赋》等,试图辨别“蛮”是不是对外国人的轻蔑称呼,他认为“蛮”只是指南方人,如“夷”“狄”居住在中国的东部和北部,并称“在中国生活多年、曾经与行商和官役人等经常打交道的先生们,因为没有向新来者对这些用词详加解释,激起了他们多年来如许不必要的愤慨,罪过莫大焉”。另一位叫麦都思的外国人则说,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使用这些字的中国人那里去发现它,以表明他们在使用这些字时所赋予的意思”。麦都思也同样引经据典,说蛮是“慢、缓、懒、怠慢、无礼、傲慢”,他还引用苏东坡的诗“狄夷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说明狄夷在中国语境中与“禽兽”相类。

这本年鉴还收入了当时的中国格言。世易时移,中文和英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格言是不是还在继续使用,当时英语翻译的时候是不是准确,都很难说。这给译者带来了挑战。

在此摘录几条,大家可以试试——

Give me riches!I’ll command

Every spirit in the land

But the meanest beggar’s door

Will be shut against the poor!

Why should heaven be always speaking?

Still the seasons run their round—

Still their flowers and fruits abound—

Why should heaven be always speaking?

The sharpest sword that e’er was bet

Could never wound the innocent!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张骏

相关阅读:
小偷“盗窃日记”写满“‘励志’语录”称要偷够10万 目前已落网 一架英航客机紧急降落加拿大 机上209名乘客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