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会观察:接受监督意识增强

原标题:两会观察:接受监督意识增强

强监督

政府工作报告里接受监督的字眼越来越多,接受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接受监督意识的增强,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至关重要

没有监督的信任等于放任,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翻阅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政府接受监督,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述——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政府接受监督,有更全面的表述:“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

人民政府的权力源自人民,必然要接受人民监督,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按照宪法和法律要求,政府工作还要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政府工作人员还要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这些监督,没有哪一项是可有可无的。接受这些监督,具有多重意义:既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还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才会如此重视接受监督,把接受监督写进报告里,落实在行动上。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里接受监督的字眼越来越多,说明政府接受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而接受监督意识的增强,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
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未来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总理再点名,运营商再表态,携号转网和提速降费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