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冰桶挑战,你会知道渐冻症吗
“木偶人”“瓷娃娃”“月亮孩子”……一个个看似美丽却触目惊心的名字背后,是生命杀手——罕见病。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在我国,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罕见疾病又称“孤儿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罕见病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脆骨症(俗称“瓷娃娃”)、渐冻症、戈谢病等。
在家里自学的“瓷娃娃”
打个喷嚏、提个被子,甚至一个拥抱,都可能让他们骨折。
已经37岁的王奕鸥有双美丽清澈的蓝眼睛,熟悉病情的人知道,这是有“瓷娃娃”之称的脆骨症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蓝色巩膜。倘若忽略她一米多一点的身高,她绝对是个迷人而可爱的女孩。王奕鸥从1岁到16岁,共经历了六次骨折。从上小学开始,王奕鸥的生活就在一次次骨折中度过。而大多数时间她只能在家里自学,这也是大多数“脆骨症患者”的成长方式。她说:“我还算幸运的,有的病人甚至发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骨折。”
脆骨症的总发病率约为1/10000-1/15000,全球估计共有500万名患者,目前中国没有任何研究数据,按照以上的比例,估计目前应该有10万人左右。
疾病的表现通常为巩膜呈现蓝色、紫色或灰色;严重者在母亲子宫内即并发多处骨折;进行性骨变形,长骨短且弯曲,造成身材极度矮小;脊柱倾向弯曲,牙齿似锯齿等症状。
冰桶行动知晓了渐冻症
去年病逝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与渐冻症抗争了55年。一场接力式的冰桶挑战,让更多人知道了这种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罕见病。目前,我国约有20万渐冻症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陈晟表示,“渐冻人”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冰桶挑战”让“渐冻人”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ALS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也无法根治,早期症状轻微,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继而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大约80%的患者会在发病后5年内死亡。
与渐冻症类似的还有一种罕见病叫“渐冰人”。大连的李季峰出生时很正常,到了7岁腿脚开始变异,经常摔跤;10岁就不能走路了。医生诊断他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随着年纪渐长,肌细胞受损的情况会愈加严重,患者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肌营养不良症影响到心肌和呼吸肌,从而过度消耗而亡。国际医学界将此病患者俗称为“渐冰人”。此病发病率为每年每3500个新生婴儿里就有一个这种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丝毫不亚于渐冻人症。
“大长腿”姑娘的烦恼
最近,“大长腿”康姑娘突然感到心悸、胸闷、大汗淋漓,送院后心率降到每分钟40次,要知道,正常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60-100次。心电图显示康姑娘存在心肌供血不足或冠心病的可能,后经医生发现,康姑娘体内存在“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风险极高。
好端端的高挑女生,为什么会得了“动脉瘤”?医生从康姑娘高挑的身形、纤细的手指和脚趾看出了端倪......原来这种“大长腿”是马凡氏综合征的特征。马凡氏综合征又名蜘蛛指综合征,发病率约为0.1%,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马凡氏综合征以骨骼畸形最常见,全身管状骨细长,手指和脚趾如蜘蛛脚样,而且柔软度较一般人好。不过,“大长腿”“蜘蛛人”也有别人难以想象的烦恼,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多有心脏大血管改变的致命危险,如果不及时治疗,寿命不超过32岁。
困境
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是罕见病患者共同的“病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丁洁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罕见病研究、诊治。从2013年开始,其团队调研采集北京市30余家三甲医院5年来罕见病住院病历40余万份,发现罕见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显示,80%以上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50%在出生或儿童期发病。一旦配偶双方存在相同缺陷基因,下一代就有可能患罕见病。
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是罕见病患者共同的“病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发布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显示,47%的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38%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最常被误诊的疾病为视神经脊髓炎、血管病等。
没有对症药、药价太高、医保难覆盖,让一些罕见病患者“望药兴叹”。
中国罕见病联盟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说,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不到5%的罕见病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无药可用,是横在全球罕见病患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丁洁援引一份针对20余种罕见病的2133个患者的调查显示,78%的患者用药只能报销10%以下或者全自费,其中超过六成因无法负担费用支出而放弃治疗。
“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发病率不高,但各病种发病人数汇总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介绍,10年前,罕见病在我国几乎无人知晓、少人问津。如今,在政府、社会组织、医生、医疗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罕见病开始越来越多地“站到了聚光灯下”。
治疗
10年救治130名戈谢病患者累计投入13亿元
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确诊难,是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的另一难题。甚至有的罕见病患者,用了二三十年才确诊。
作为罕见病的一种,多发性硬化是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万多患者饱受折磨,许多人一开始却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这个“相伴终身”的顽疾。
一种罕见病新药的研发周期通常在10年以上。截至2016年,我国上市的诊疗罕见病的“孤儿药”为189种,相较于多达6000种至8000种罕见病,远远不能满足治疗需求。
“肚大如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戈谢病,其治疗一年需要动辄上百万元的药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帮助134名戈谢病患者接受治疗,使他们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有的已经结婚生子,这是一个奇迹。”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介绍,针对戈谢病的思而赞援助项目2009年在中华慈善总会开展以来,共发放援助药品5.7万多支,价值13亿余元。
专家指出,罕见病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及重症等多个学科,临床医师普遍缺乏罕见病的专业知识。在我国,30%以上的罕见病患者需要5位至10位医生诊治才能确诊,科学诊断流程和相关临床路径、多学科会诊机制有待完善。■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