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农民画传承人:留住农民的乡愁和乡情

原标题:青海农民画传承人:留住农民的乡愁和乡情

中新网青海湟中2月21日电 题:青海农民画传承人:留住农民的乡愁和乡情

作者李隽

21日,在被称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记者见到了湟中农民画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党明汉。

“船桨可以用蓝色或黑色,这样才能和握着它的手有色差,整体看起来也会更清楚。”党明汉正在湟中县农民画传承培训中心和创作伙伴们讨论色彩搭配。

图为汪国梅正在画画。马铭言 摄

培训中心的墙上挂满了农民画,一幅幅画面上或是在溪边背水的藏族姑娘,或是载歌载舞的土族阿吾,亦或是热火朝天的大丰收……色彩艳丽、寓意吉祥。

今年58岁的党明汉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已经坚持创作农民画35年的他有十几位热爱农民画的伙伴。

“家里人不理解,说画这个眼睛也不好、颈椎也不好,还不如踏踏实实带带孙子。”67岁的汪国梅脸上满是委屈,“我一辈子不识一个大字,就是不想把坚持了30多年的技艺给丢掉。”

图为党明汉教儿子填色。马铭言 摄

一旁的党明汉有感而发:“我是农民画的传承人,但农民画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像我这些老姊妹一样的农民的,我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农民画好好的传承下去,留住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乡愁和乡情。”

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经漫长的探索和发展,湟中农民画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汉、藏文化为主而独具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

“农民画创作题材来源于农村、农民的生活。像青海民俗、民族服饰、劳动场景,手法主要吸收民间的传统美术,像剪纸、皮影、堆绣、刺绣等,包括塔尔寺艺术三绝,大红大绿,怎么鲜艳怎么画。”党明汉说。

图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湟中农民画。马铭言 摄

2010年,党明汉带着儿子党万晓来到上海的中国农民画村,和来自吉林东丰、山东日照、云南腾冲等全国9个农民画之乡的画家共同交流学习。在上海的三年里,他们了解到湟中农民画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这也更加坚定了要将湟中农民画发扬光大的决心。

“青海大多数地方都是牧区,和江南不一样,我们就是在山上、草原上,民族题材比较多。”党明汉介绍,墙里开花墙外香,儿子党万晓已经让湟中农民画通过网络平台走出了国门,日本、玻利维亚、德国等外国友人时常会来青海一睹农民画的风采。

“现在的问题就是除了党万晓,我们都没几个一心一意做农民画的徒弟,毕竟卖出去的画还没有形成规模,靠农民画吃饭还是挺难的,年轻人愿意学的也少。”和党明汉一样热衷于农民画的屈长星说。

面对窘境,党明汉父子和大家一起想办法,他们愿意免费教学画的年轻人。“就像我爸说的,传统的技艺不能丢,还要在创新中让农民画保有生命力。”党万晓说,他想把农民画放到扇子、水杯等旅游产品上并形成产业,通过游客把农民画带给更多的人,这样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能给创作的人增加一些收入。(完)

相关阅读:
《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发布 北京应对空气重污染 副市长:相关执法人员全员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