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布放弃“加州高铁”,美国修条高铁咋这么难?
2月1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加文·纽瑟姆宣布,将放弃自2008年以来就在推动、被不少加州人称作“加州梦想”的旧金山-洛杉矶高铁,转而“落实从贝克斯菲尔德到默塞德的区间高铁”。
这意味着,等了十一年的加州高铁,就此“梦碎”。
旧金山-洛杉矶高铁连接加州南北两大都市,设计里程520英里,列车时速220英里。
而贝克斯菲尔德至默塞德区间全长仅119英里,约合177公里,所连通的乃是加州中部农业山谷地区两个相对不重要的城市,可以说完全体现不出高铁的价值。
当地有媒体讽刺,“这下鸵鸟变了鹌鹑”。
一、“加州高铁”面对的现实是什么?
人们曾对加州高铁寄托厚望:和别的州不一样,加州高铁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党争的影响。
2008年最初被提出时,倡导者是共和党籍的州长、前好莱坞硬汉影星施瓦辛格,而如今执政的纽瑟姆则是民主党人,争议巨大的“北美高铁计划”的发起人,是民主党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
▲施瓦辛格。 图/新京报网
尽管现任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反对高铁,但纽瑟姆可是出了名敢和特朗普“顶牛”的人。这似乎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叫停或缩水的项目。
然而,这样一条高铁还是“鸵鸟变鹌鹑”,且丝毫不出乎加州乃至美国人的意料——事实上州长大人去年12月就发话“让我们面对现实”了。
那么,这个现实是什么?
首先是钱根本不够:即便按照最初的预算,旧金山-洛杉矶高铁也要花320亿美元,于2029年修完。
而2015年被披露出的修改后预算显示,需要的建设资金膨胀到770亿美元,竣工日期则推后到2033年。
但,迄今加州方面已确定落实到手的资金只有区区307亿美元,还不到所需资金的一半。
另外是,很多工作根本就没做完或干脆没做:即便已经开工的那段俗称“山谷到山谷”区间的高铁,也仍然有很多段路线“埋伏”着很多迄今并未解决的问题——如环评“地雷”、“钉子户”和动迁纠纷等,这不仅让工程举步维艰,也将进一步抬高建造成本。
纽瑟姆之所以还咬牙接着玩那只“鹌鹑”,只是因为不得不玩——它早已奠基开工,扔下去的钱又没办法收回。一旦连“鹌鹑”也掐死,特朗普可是要堵着门追回联邦拨付的那35亿支持款的。
二、美国人对高铁的“怨念”
早在2009年4月16日,奥巴马就在演说中畅谈横贯美国的高铁干线蓝图。
2010年1月,年度国情咨文发表后次日,他又在群众集会上宣布,将斥资80亿美元,修建多达13条的高铁线路。未来5年内,美国还将每年拿出10亿美元,作为计划的启动资金。
2011年1月,他更在国情咨文演说中雄心勃勃地表示,美国未来闪亮的高铁“子弹头”列车将以320公里以上时速在城市间奔驰,“未来25年里,我们的目标是让80%的美国人坐上高铁”。
▲奥巴马和特朗普。 图/新京报网
当年2月,副总统拜登更宣布将在6年内斥资530亿美元修建高铁。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奥巴马还没下台,佛罗里达、俄亥俄、威斯康辛等州均取消高铁计划,退回联邦划拨资金。
拜登在2009年提出的530亿美元高铁专款当年就没了下文,如今被称作“最后希望”的加州高铁,也毫无悬念地“鸵鸟变了鹌鹑”。
三、美国建高铁,难在哪里?
自上世纪中叶高速公路网和航空客运兴起后,美国形成了客运航空-高速“灰狗”搭配的国内客运模式,大多数美国人对此已习以为常,铁路甚至在货运方面也已“退居二线”。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证明,不论奥巴马或施瓦辛格,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美国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出行规则,实在并不容易。
另外,许多研究表明,高铁更适合于连接人口稠密、集中的城市带,且两点间的距离以不500-1000公里为宜,否则票价相比航空客运便没有多少竞争优势,且高铁经济效益会大幅下滑。
▲ 图/新京报网
而美国大多数地区地广人稀,大城市之间相距遥远且中间缺乏人口密集点,不利于高铁发挥效益。适宜发展高铁的,仅限于东北走廊、加州旧金山-洛杉矶之间等少数地区。
所以说,当初奥巴马“13条高铁”规划固然豪迈,却不免有些不切实际。
四、加州高铁:另一种“死法”
而加州高铁,又是另一种死法。
正如有关专家所言,洛杉矶-旧金山线恰是美国最适合兴建高铁的区间,沿线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产业密集且发达,通勤需要强烈而稳定,且长度也十分合适。
但它为什么搞砸了呢?
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廉价航空票价只有60美元左右,要飞1个半小时,而计划建成的高铁,从洛杉矶联合车站到旧金山市中心车站要开2小时40分。
票价据加州高铁管理局的宣布,是93美元,比廉航票价高出近50%,这显然毫无竞争力。
但何以如此?
美国对高铁的定义是“超过125英里时速”——这样的速度在中国或欧洲只能叫“动车”,如此低的时速标准让“高铁不高”,缺乏和廉航竞争的根本优势。
而与此同时,不同的政党、政府先后向高铁计划塞入“私货”,如民主党人要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共和党人在特朗普上台后又要求“美国优先”,结果不得不使用性价比不佳、甚至根本不合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结果欲速则不达,反倒再度抬高了成本。
就像一些专家指出的,“糟糕的管理和急功近利地取悦选民,让原本有机会成功的项目也变得步履艰难”。
接下来的问题只有一个——由“鸵鸟”瘦身下的“鹌鹑”能活下去吗?
悬。
因为,“鸵鸟”染上的毛病,“鹌鹑”一样不缺。即便体量小了,又如何呢?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王言虎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