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向春运 | 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徙”进入高峰期。北京站广场,人群摩肩接踵。来自辽宁的孙丽正伸长脖子往出站口张望。对于婆婆带着儿子坐火车,孙丽显得很不放心,她不时打开手机,查看着列车信息。由于今年丈夫春节不放假,让婆婆带着儿子来北京过年是不得已而为之。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孙丽一样,将老家的父母接到他们扎根的大城市过年,这也在交通客运上折射出了一个逐渐热门的新现象:反向春运。
△ 2019年1月26日,孙丽(左一)与她的婆婆还有孩子。
交通成本是反向春运流行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回家机票太贵、火车票一票难求、回家路途时间过长,让许多子女望而却步。没有工作限制的老人与小孩在时间安排上更为从容,反向交通票好买、价格更低,有地方往返北京的飞机票甚至出现了差价上千的情况,使得反向春运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于是春运期间,在大城市的火车站、机场开始出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翘首以盼,不是等待回家,而是在等待“家”来到身边。
△ 2019年1月26日,来自河南的吴大牛(右一)与妻子还有孩子。吴大牛在北京已待了十几年,之前一家人都在北京生活。因为大女儿到了读书的年纪,一年前,妻子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留他一人独自在北京工作。今年吴大牛过年需要上班,所以妻子才带着孩子来到北京。
△ 2019年1月26日,来自江苏的闫莉(右一)与大姐在北京站接母亲与小妹的女儿来北京过年。闫莉与大姐均在北京结婚生子,如今高铁方便,母亲每年都会来北京两次。
△2019年1月26日,来自吉林的老君(右一)与父母和妻子合影。
△ 2019年1月26日,来自河南的路国勇(左一)一家。
△ 2019年1月26日,孙奇(右一)与小姨来北京站接姥爷,他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一同去俄罗斯旅游。
△ 2019年1月26日,李晶(中)与父母合影。由于李晶的姐姐在北京治病,父母特意从外地赶来北京团聚,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北京过年。
来自家乡的年味
到站的列车稳稳地停靠在了站台上,人流之中穿插着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者,他们拖着来自家乡的年货,向出站口走去。
在出站口,孙丽见到婆婆和儿子时,之前的担心瞬间跑到了脑后,泪水在眼眶里开始打转。反而是婆婆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来北京过年挺好,见见世面。我不用上班,想来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过年并不重要。主要是团聚这个事儿,它才是最重要的。”婆婆带来了孙丽夫妇最喜欢吃的家乡腊味,过年不回老家,但老家的味道不能少。
△ 2019年1月26日,北京站,孙丽的婆婆还带来了自己织的苹果摆件。
老君的父母从吉林带来的粘豆包让他连吃了几天,他记得小时候在家他并不喜欢吃。父母到北京这几天,老君已将自己的生意搁在一边,准备带父母逛庙会吃火锅,父亲每年都要求到天安门合影,这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环节。
路国勇的许多兄弟姐妹都在北京工作,今年春节,家中的其他亲戚也分几趟来北京。他们一大家子三四十口人已在北京订好了除夕夜团圆饭,从老家带来的鸡鸭鹅均已卤完晾在窗前。省去了回老家收拾打扫、走亲访友的程序,路国勇得以利用春节假期好好休息。
△ 2019年1月26日,北京站,吴大牛妻子从河南老家带来的鸡蛋,那是自家养的母鸡,“这鸡蛋比100块一斤的还好吃”,吴大牛说道。
△ 2019年1月26日,北京站,李晶父母从河南带来的腊肠。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来自河南的老曲为孙女带来的礼物。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来自湖南的菜籽油。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来自湖北山里的菜苔。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从湖南带来的花生。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从河南带过来的盖帘。
△ 2019年1月27日,北京站,从河南带来的红薯粉皮。
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反向春运与“回家过年”并不冲突。家人在哪,哪就是家;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编辑 李凯祥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