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呼吁“全球变暖快回来” 特朗普发推遭“打脸”

原标题:呼吁“全球变暖快回来” 特朗普发推遭“打脸”

许多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多的极端气象产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气象也越来越频发:2007年,英国遭遇200年一遇暴雨;2010年,巴基斯坦出现世纪大洪水,俄罗斯发生百年大旱;2011年,美国龙卷风造成几百人死亡……近日,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又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极寒天气,部分州甚至气温低到零下52度!进而引发一波关于让全球变暖“回来”的热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近期遭遇寒潮仅仅是一个国家部分地区短期内的天气情况,不代表全球气候大环境。从全球范围看,气候变暖仍在继续,且深深危害全球环境。携手应对全球变暖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是人类共识。

特朗普呼吁

“全球变暖快回来”

此次寒潮还在网络上引发了一波关于让全球变暖“回来”的热议,迫使许多机构再次重申局部天气不等于全球气候的道理。

不知是调侃还是出于激动,1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直呼“需要全球变暖”,“在我国美丽的中西部,气温将达到零下60摄氏度,这是有史以来最冷的纪录。预计未来几天还将变得更冷。人们在户外连几分钟都扛不住。全球变暖(大写)到底怎么了?请快点回来,我们需要你!”

在特朗普发布此条推文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官方推特发布推文称,冬季风暴不能证明全球变暖不存在,“打脸”特朗普。

针对特朗普发的这条推特,《纽约时报》也专门撰文进行科普。文章指出:气候和某地天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气候是指大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天气描述的时间则更短。

打个比方,就是天气是特朗普今天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气候是他的净资产,有一天他忘记带钱包出门,也抹不掉他亿万富翁的“本色”。

全球变暖和天气

怎能混为一谈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也有美国政客试图将全球变暖和天气混为一谈,例如2015年共和党参议员詹姆斯·英霍夫(JamesInhofe)把一个雪球带到了参议院,作为地球没有变暖的证据。

特朗普对全球变暖议题向来不友好,他就职总统后,于2017年6月1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引发外界一片挞伐。2018年,有芬兰环保组织为了抗议特朗普的行为,发起了一项名为“特朗普莫尔(Trumpmore)”的计划——在北极的冰山上雕刻一个115英尺(约合35米)高的特朗普像,然后直播它的融化过程。

《纽约时报》指出,虽然特朗普一再否认气候变化的科学性,但他并非没有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对其带来的影响。特朗普在爱尔兰的高尔夫度假村打算建造两道海堤,其中一项的申请中提到了全球变暖的风险。

分析

极端天气事件

可能更频繁出现

那么,这种极端气象的出现,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呢?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解释了美国这一波寒潮天气的原因:位于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近来不稳定,导致通常聚集在北极上空的冷空气南下,侵入美国上空,带来了寒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过去在北半球冬季常发生。”

由于全球大气运动的复杂性,此次“极地涡旋”不稳定的原因目前难以追溯。不过全球科学界倒是有一个共识,随着全球日益变暖,原有的气候模式被打破,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频繁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全球变暖仍是大趋势,未来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携手应对全球变暖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是人类共识。

评论

一时一地遭遇寒潮便喊出要全球变暖“回来”,无异于一个人偶感风寒怕冷,却不顾正是炎炎夏日,对整个屋子的人说要把空调开成热风。

其实只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就能看到全球变暖不仅正在发生,而且已在全球许多地方造成危害,如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即便是特朗普政府去年11月发布的《国家气候评估》报告,也承认气候变化正在给美国的农业、能源、土地、水资源和民众健康等多个方面带来损害。

全球变暖需要全球携手应对。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去年12月在波兰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所说,要避免出现全球性的气候混乱,“我们有集体责任”。

链接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已经高出1.1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11月底发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有记录以来20个最热年份都出现在过去22年,其中最近4年占据排行榜前4位。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8年8月,印度西南部遭遇了该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洪灾,造成140多万人流离失所,受影响人口超过540万;欧洲大部分地区2018年春末和夏季则经历了异常高温和干旱;北极圈以北的高温及持续时间都创下纪录。

■来源:新华社、观察者网

相关阅读:
我市举行社会各界人士2019年新春团拜会 3022万吨,我省去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