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潜在5000万农民工,如何进得去城是关键
目前,中国农民工供给总量约为3亿,在全国就业人员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如何发掘农民工的潜力?
1月29日,《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发布,报告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任肖子华对报告解读称,“经济发展是社会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流动人口必须具有稳定的就业,较高的收入水平,才能真正在城市生活立足。”“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大量流动人口在经济上被接纳、在社会上被排斥。”“就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几个维度来看,由政府直接推动的政治融合和公共服务融合相对容易取得突破,而主要靠市场调节的经济融合难度比较大。”
作为农民工城市化问题的研究者,笔者对此观点部分同意。
农民工“是否进得起城”
笔者认为,农民工在考虑是否进城落户、到哪个城市落户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进得起城”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农民工家庭一辈子的收入,是否足以负担其全家在城市生活的支出,包括日常生活开支与在城市购房或长期租房的开支。如果收不抵支,那么,即使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进城落户,农民工也无法下决心到城市安家。正因为如此,笔者完全赞同肖主任“经济发展是社会融合的前提和基础”的看法。
需要补充的是,进城安家所说的“城”是指某个具体的城市。这意味着进城安家后,农民工一辈子工作的地理范围,应该是在当天可以回家的距离内。但现实是:
一方面,近5年来,中国新增农民工主要是50岁以上的。2016年与2013年相比,50岁以上农民工共增加1321万,超过了同期全部农民工1277万的增加量。2017年,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加了481万,同年,50岁以上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加了711万,其中51~60岁的农民工增加了489万,60岁以上的增加了222万。
60岁以上农民工年老体衰,属于农民工中劳动生产率最低的群体。如今,连他们都能找到工作,且2017年新增人数占到同年50岁以上新增农民工的近1/3,这意味着农民工只要愿意,确实可以一辈子找到非农工作。
另一方面,中年以上农民工的工作地点以家乡为主。2017年,进城的外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仅占27.7%,50岁以上的仅占9.2%;而在户籍所在乡镇工作的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6.4%,50岁以上的占32.7%。既然后半辈子多数农民工只有回家乡才能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就不会考虑融合到只有年轻时才能找到工作,房价又大大高于家乡城镇的城市中去。
城市如何接纳农民工
肖主任提到,城市对流动人口在经济上是接纳的。笔者认为,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城市愿意接纳的,是作为“人手”即生产者的流动人口;不愿意接纳的,是作为“人口”即消耗者的流动人口。
拿农民工来说,笔者在2015年发表的论文中曾指出,2004年以前,乡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因而允许农民工进城工作,就造成城市非技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又由于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中国城镇的日常生活支出平均是乡村的3倍多,城镇购房支出平均是乡村建房的7~8倍,把家属留在低生活开支的乡村的农民工,能够靠远低于城镇户籍职工的工资维持全家生活。
因而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结果,是大大压低了城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城市一方面可以享受低工资农民工所提供的廉价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又不用担心低收入的农民工会进城落户、与市民过多地争夺公共服务资源。这种以生产者为主、消费者为次的流动人口,才是城市最愿意临时接纳的。
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现有收入水平远不足以让他们全家一辈子生活在城市。如果真要他们进城落户、融入城市,经济上的必要条件或者是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或者是落户城市的政府给他们高额补助。这两种办法中,无论采取哪一种,城市政府及市民恐怕都不会自愿接受。
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转折
如肖主任所说,经济融合主要靠市场调节。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农民工想涨工资,难度极大。只有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或至少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农民工才有可能凭借比较高的收入进城落户。
在笔者看来,中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转折点。全国就业人员数量,2017年年末为77640万人,2018年年末为77586万人,这是该数字196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尽管下降幅度不大,但全国就业人员数量的减少,标志着从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转变为供求平衡的劳动力市场。具体到农民工来说,乡村潜在的农民工供给量虽然还有5000万以上,但这些劳动力不得不留在家乡、照顾外出农民工家庭的老幼病残者。
笔者认为,在现有收入水平下,全国农民工供给总量只有3亿左右,与现有农民工人数大体相当。如果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乡村劳动力进城,则供不应求可能使农民工工资大幅度上涨,同时还使大多数中老年农民工能够继续在城市找到工作,因而作为流动人口的农民工也就有了经济上融合进城市的本钱。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