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让“纸”变成“钱”?代表委员这样说

原标题:如何让“纸”变成“钱”?代表委员这样说

摘要:代表委员都表示,被视作“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将会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服务科创企业行稳致远。

这一年,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新药等一批科创成果相继问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词。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座城市难以复制的优势,对增强城市能级有显著带动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提升上海创新策源能力,代表委员进行了热烈讨论。

“形成1+1>2的效应”

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首要任务是夯实科研基础,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而“集中度”和“显示度”成为热词。市政协常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总工程师何建华感触很深:“各类大科学设施集中在一起,可以发挥集群效应,提升整个地区科创能力,形成1+1>2的效应。”

在他工作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年多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结构与成像、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而这些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科技设施,成为进一步支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进而形成一个科技创新正循环圈。

“集中度不能只是大设施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把它用好是关键。”何建华提醒。一项研究往往需要多种大设施配合,如果不能形成良好内部协调机制,无法密切配合形成有效技术支撑,很难实现整体突破。使用便捷,流动通畅,才能把大科学设施平台效果最大化。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廖侃表示,“要避免出现设施谁建设谁使用的情况,管理机制一定要改进。”目前,张江正全力争创国家实验室,这样将会有更高层面来统筹协调不同科研机构、大学使用大科学设施。

有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度“加持”,将有助于显示度的出现。也就是上海能为国家贡献出重要的科技成果,突破核心技术,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有代表委员提出,上海需要重视两大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一是其他国家有、我国没有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好的,比如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二是我国在全球首创性的技术,比如核聚变反应堆“人造小太阳”。代表建议,上海可以根据国家需要和本地优势,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由点到面形成一批重大成果,打造像美国硅谷一样的全球公认的创新策源地。

科研攻关突破“卡脖子”的技术,人才是关键。何建华提出,上海要给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给这批最强大脑能自由、自主搞研究的空间,而不需要为事务性工作所累。“我们不仅要关注领军人才,也要关心科研团队其他人员。如果领军人才没有年轻骨干做助手,领军人才的作用也很难发挥。”市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提醒。廖侃也有同感,如果说顶尖人才是项目的司令,那么科研团队人员就是师长、团长,“如果给他们足够支持,今天的小年轻能成为明天的顶尖人才。”

要把论文从抽屉中“解锁”

有了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也是对上海创新策源能力的一大考验。不少代表委员提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已经有了,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想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改革仍需进一步发力。

以大学科技园为例,它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条件集成各类科学技术、优秀人才与创新资源,也最有优势促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与人才培养,然而依然出现了“肠梗阻 ”。廖侃认为,高校与市场两头不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从高校角度来看,每年都有些项目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束之高阁,这样非常可惜。对此,有委员建议,要想把论文从抽屉中“解锁”,让“纸”变成“钱”,需要设立一个懂政策、会协调的角色推动具体而繁复的机制创新和激励,同时也需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和载体,以一种较为顺畅的机制实现对接。

市政协委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徐玉芳也有同感。她在调研中发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存在渠道没有真正打通、收益分配界限不够清晰等问题,“建议在推进大学产学研工作过程中,发挥大学科技园产业孵化和自主创业创新功能。”在她看来,上海已经出台了一些转化条例,高校也有推进的积极性,但落地细则还不够清晰,需进一步明确。

除了用好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之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涉及到发改委、教育、工商、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民建上海市委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各部门尚未形成协同一致的促进效应。比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在“协同定价”的情况下,科技成果可以直接作价入股企业,但工商管理部门却依然要求进行评估。民建上海市委因此建议,政府各部门应该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实现高校、产业、政府的“三螺旋”产业技术促进作用。讨论中还有代表提出,某些初创型企业在孵化器“毕业”后,最终没能走到产业化这一步。因此促进成果转化仅仅盯着孵化器还不够,还应当注重加速器建设,让科技成果转化行稳致远。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科研时,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非常重要。不过,目前科研经费使用仍存在界定不清、分类不细等问题。市人大代表、上海图书馆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竞争情报部副主任沙青青建议,应该明确区分科研经费性质和用途,分类准确以便科研人员操作。属于激励的投入采用包干制,明确允许直接发放给个人。而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韩汉君委员也有共鸣,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到要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使用、创新成果权属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管理细则。

打通科创与资本间“玻璃门”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还需要助推器与催化剂,其中重要一步就是打通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间的“玻璃门”,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科创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前期研发投入大,前期盈利困难,与传统资本市场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市人大代表、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季昕华直言,这导致不少势头良好的科技创新企业只能寻求海外市场上市。

在市政协委员、海通证券总经理瞿秋平看来,相比起传统资本市场板块,推出科创板能帮助科技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比如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前期盈利性较弱等特征,发行上市条件会更有包容性。再如,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不再做实质性审核,审核时间上会有所缩短。”

本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和《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上海将主动参与、全力配合证监会、上交所推动科创板和注册制落地。”市政协委员、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郑杨透露,上海已经组成了联合调研组,聚焦关键产业领域,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集中走访,采取一企一策,提高上市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能得到科创板的青睐?代表委员普遍看好所谓的“硬科技”企业,它们有望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市人大代表、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琰认为,科创板将主要面向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航天工业等类型企业。

对于即将公布的科创板细则,瞿秋平也有期待,“希望能更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和短期窗口指导。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在上市企业、投资者筛选方面有适当调整。保持科创板初心,为资本市场输送真正有科技创新性的企业。”而市政协委员、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则建议,将来科创板应适当提升风险容忍度,鼓励尝试,允许可控范围内的风险,用发展来推进改革。

代表委员都表示,被视作“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将会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服务科创企业行稳致远。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董思韵题图来源:邵竞 制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相关阅读:
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三朵金花”齐绽放 衍生市场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