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塑区域生态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塑区域生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从总规引领京津冀协同,到开放升级提速高质量发展,从创新激活高精尖产业,到精细治理共保城治和民生,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敲定“施工图”,勾勒出了2019年北京发展的新图景。

关键词:城市总规

原文: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严格审定落实分区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建立总规引领、全域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

解读: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标准和政策规范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年度城市体检,为总体规划逐层逐级落实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方案,全年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推出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减量提质发展。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中心城区严格实行用地和建筑规模增减挂钩,对照规划要求抓好腾退空间使用。有序释放平原新城规划建设指标,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统筹生态涵养区的分类管控,严控开发强度,维护生态安全。

“为更好地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规的核心任务,今年北京将分领域、分板块对其进行细化,使蓝图逐渐变成现实。”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更加详细的规划,北京中心城区将通过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北京首都核心功能的有机集中,而新城将通过承接中心城区疏解的部分非首都核心功能,成为北京经济的新增长极。“编制中心城区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将为后续制定路线图、时间表提供依据。报告中特意提及要持续开展年度城市体检,意在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体检将围绕‘规划落实如何’、‘为什么没落实’等展开,对有关单位进行约束与监督,倒逼执行效率的提升。”赵弘分析。

赵弘表示,在减量提质发展上,北京应从存量疏解、增量管控、新增产业禁止目录三方面入手,升级北京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做法。其中,新城应提高产出效率,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空间载体;中心城区应提升基础设施,抓好腾退空间,解决安全隐患等现有短板、加强院落保护等。

关键词:城市副中心

原文:以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副中心转移。

解读:报告指出,今年北京要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副中心。制定副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创新副中心管理体制,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以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副中心转移。启动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抓好运河商务区建设。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建设,启动建设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抓好北京学校、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综合体育场馆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坚持“四个统一”,强化副中心与河北廊坊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控,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立足“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城市副中心正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动力源的方向加速推进。去年,北京第一批市级机关已正式入驻于此,而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至此,这幅事关未来通州、北京,甚至整个京津冀产业格局变迁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长期以来,通州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一直不够清晰,而随着城市副中心的详细规划逐渐浮出水面,整个区的产业格局也愈发明朗了起来。”在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工商联主席赵静看来,市级机关搬迁,为通州区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不利于副中心未来发展的产业加速往外疏解,而总部、高精尖、服务业、文创产业都将成为城市副中心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综合、协调的发展体系。

关键词:冬奥会

原文:扎实推进场馆建设改造,建成京张铁路、延崇高速,加强冬奥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

解读:报告提出,今年,北京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推进场馆建设改造,确保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年底达到测试赛要求,做好2020年延庆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单项测试赛筹备,办好冰壶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建成京张铁路、延崇高速。加强冬奥人才引进和培养,组建示范场馆核心团队,有序推进赛事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深入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

过去一年,北京冬奥组委处于筹办赛事的专项计划阶段。期间,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的8个新建竞赛场馆和5个改造竞赛场馆建设持续推进中,截至2018年底,国家速滑馆已实现结构封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完成50.1%,2019年9月达到测试赛要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完成44.7%,将于2020年陆续达到测试赛要求。此外,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将于2020年陆续达到测试赛要求;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张家口冬奥村将于2021年8月达到赛事要求。

除场馆建设外,北京市为做好冬奥会筹办交通保障,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去年底全线贯通,京张铁路计划2019年底建成通车,延庆综合交通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构建园区、赛区连接中心城的快速交通通道。

此外,北京冬奥会的筹办需要人才输入。2018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确立了人才发展顶层设计,提出统筹推进11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其中包括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计划、筹办人员队伍建设专项计划、国内技术官员培养专项计划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冬残奥会相关工作中,创建城市无障碍环境为重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给城市无障碍设施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认为,目前北京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今后,这一方面设施还需更加人性化、细节化,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方便广大群众出行。

关键词:对接雄安

原文:深入对接支持雄安新区,立足“一核两翼”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

解读: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日前,雄安控规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雄安建设发令枪声响起。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2018年北京市共有4所对口帮扶学校在雄安挂牌,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制定实施推进协同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与津冀分别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联合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立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227.4亿元。

对于下一步对雄安的支持工作,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发布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多次强调要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全方位加强合作,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

一边是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一边是雄安新区将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建设的张北地区,形成河北新的“两翼”。报告明确,2019年将继续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开工建设4所“交钥匙”学校医院,实现京雄城际北京段开通使用,力争京雄高速开工建设,切实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

相关阅读:
OPPO设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 智能包裹柜应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