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畜牧兽医局推"家庭养殖场+贫困户"扶贫新模式

原标题:市畜牧兽医局推"家庭养殖场+贫困户"扶贫新模式

“这猪仔儿真欢实,一头得有六七十斤,养到年根儿转手一卖,肯定能卖上个好价钱。”昨天,双城区临江乡新发村贫困户韩亚力看着家里原本空空的猪圈里,一下入栏4头小猪仔,笑得合不拢嘴。当日,该村脱贫定点帮扶单位哈尔滨市畜牧兽医局为村里12户贫困户送来脱贫希望。

昨天下午,一辆满载48头长白猪仔的货车开进新发村,得到消息的贫困村民脸上挂着喜悦笑容,早早地在家门口等候。一溜小跑,65岁的贫困户韩亚力把送上门的猪仔一一抱进猪圈,摸摸这头,看看那头,感激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韩亚力当着记者的面算了一笔账:“畜牧兽医局帮我们村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我们贫困户在里面打工,月月都能领到1200元的工资;今天送来的猪仔养到年根儿,一头最少两百多斤,笨猪肉一斤能卖上10元钱,4头又能赚上近万元,这么一算脱贫真就是眼瞅着的事儿。”

不光送猪仔,还要送技术,在发放过程中,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范术堂带领着包括饲养和防疫专家在内的扶贫小分队忙个不停,一边将猪仔逐一发到贫困户手中,一边还不忘叮嘱贫困户:“这两天不要喂太多的食物,一定要好好学学饲养技术!”握着跟猪仔同时送来的生猪防疫知识,贫困户吴德祥有点发蒙:“买啥防病药、打啥疫苗针,我不认字看不明白,这么好的猪仔我可别养瞎了。”市畜牧兽医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杜树林一句话让他安了心:“吴大哥,别怕,我们早都考虑到了,明天防病的猪药就给你们送上门,有啥不明白的随时去驻村工作队找我们。”

“送猪仔送养殖技术,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调动了贫困户自我致富的劳动积极性,改变了他们‘等、靠、要’的思想。”范术堂介绍,2015年起,市畜牧兽医局就发挥专业优势,帮扶新发村建立了奶牛养殖小区;去年又在考察宾西牛业养殖基地后,帮扶该村建立起存栏700余头的肉牛养殖基地。今年,考虑到该村贫困户因病致贫户多,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更适合发展生猪养殖这类庭院经济,因此市畜牧兽医局推出了“家庭养殖场+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模式,由局里出资购买猪仔,送到精准扶贫对象家中。推出这种新模式,既让贫困户乐意接受,又让每一户精准扶贫对象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把扶贫由过去“输血”转变为“造血”,真正使扶贫对象实现家庭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光明派出所推哈市首个24小时领取居民身份证业务 孙喆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务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市着力完善农民工治欠保支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