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2017年全面启动了天府绿道体系建设,目前全市绿道已开工逾一年时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解已建成区域的综合价值,全球专业咨询机构戴德梁行开展了天府绿道项目已建成区域综合评估工作。报告显示,成都天府绿道具有全国引领性,规划廊道密度远超北京上海;受访市民对天府绿道的满意度较高。
评估作用
总结归纳 为其他地区提供范例
据戴德梁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动态评估体系,贯穿天府绿道建设始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评估体系,充分了解当前的建设情况,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及时调整。与此同时,绿道评估体系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可以树立标杆,为其他地区提供范例。
此次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统计数据、调研结果、访谈记录、观察日志等资料,对绿道功能价值、区域促进价值、城市品牌价值三大价值进行了评估。
总体结论
有效弥补短板 改善生活环境
评估指出,天府绿道承载的八大功能,有效弥补了城市功能短板,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培育了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生态保障功能表现突出。随着绿道的建设,动植物种类及数量有所增加,生态景观更加丰富;各级绿道各具特色,具有设计艺术性,与环境的融合性较好。在绿化廊道的密度方面,现成都中心城区绿化廊道密度为0.41;规划廊道密度达1.18,远超北京、上海。
在城市品牌价值方面,数据显示,市民满意度权重占比最大,其次是绿道关注度表现较好;文化传播正在大力推进。天府绿道带动了绿道及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推动了天府文化的传播,提升了成都市的软实力。据调研反映,受访市民对天府绿道的满意度较高。
在区域促进价值方面,天府绿道打造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文旅体商农融合正在积极推进。
未来发展
激活潜力 联动效果将更明显
评估报告中表示,天府绿道融合了文体旅商农的形态,突破了1.0慢行系统、2.0绿色开放空间,是拥有自身造血功能的3.0体系;打破了圈层发展结构,有利于带动乡村振兴及区域的协同发展。绿道建设还提升了空间的可达性和景观条件,改善了周边居住环境。
在社会资本参与方面,随着一、二级驿站招商政策的落地,社会资本参与度将持续提升,区域联动效果将更加明显。
报告同时提出,天府绿道在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和农业景观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服务要素、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绿道在提升城市品牌作用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在区域协同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记者 袁弘)
原标题:戴德梁行天府绿道评估报告出炉,市民满意度权重占比最大 具有全国引领性 规划廊道密度超京沪
相关阅读: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 天府绿道充满了成都创意
“它不仅仅具有景观与生态意义,也不仅仅具有产业或商业内涵,还包括交通、民生、文化、体育等众多丰富的内容。而以绿道为基础,可以叠加很多东西,比如新经济元素,比如多元消费场景……绿道,国内外都有,但像成都这样内涵丰富、创意满满的天府绿道,没有。天府绿道是具有世界和全国引领性的。”这是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对他眼中的天府绿道的描述。
一年多建设时间
天府绿道交出“漂亮答卷”
作为一家全球专业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张裕鹏特别看重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目前绿道建设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戴德梁行此次所做的评估报告第一部分就是年度数据的呈现——2018年,全市建成各级绿道1914公里,天府绿道总体达到2607公里。2018年,沿天府绿道建成生态绿地49.79平方公里,串联生态区44个、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串联绿带123个、总面积7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2018年,在天府绿道中植入文商旅体设施1764个、总面积399万平方米,其中文化设施449个、总面积70万平方米,旅游设施425个、总面积276万平方米,体育设施890个、总面积53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40万亩的景观农业。
“可以说,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天府绿道交出了一张‘漂亮答卷’,而这个‘漂亮’,一方面是说建设的量已经初现规模效应,是‘量’很不错;另外,是视觉上大家可见的生态景观的美丽,是‘亮’。但绿道还可以更‘靓’。”他这番话,也为后面的话题埋下了伏笔。
体现“成都创造”
天府绿道具有世界引领性
依然是靠数据说话——张裕鹏提供的评估报告中显示,在绿化廊道的密度方面,现成都中心城区绿化廊道密度为0.41,规划廊道密度达1.18,远超北京、上海。
不仅仅是这一项指标,更为重要的是,天府绿道在他的眼中充满了成都创意,而且内涵前所未有地丰富;“国内外有不少绿道,有突出景观性的,也有突出健身意义的健康步道。但像成都这样,以生态为本底、以产业为支撑、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构建绿色生态、功能、交通、产业、生活‘五大绿色体系’,打造生态保障、慢行交通、城乡统筹、休闲游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八大绿道功能’的绿道,是没有的。天府绿道是具有世界引领性的。”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在世界诸多城市飞来飞去的张裕鹏如是说。
而此次评估报告,也显示了天府绿道在多个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生态保障功能方面,随着绿道的建设,动植物种类及数量有所增加,生态景观更加丰富;各级绿道各具特色,设计艺术性较高、与环境的融合性较好。
在城市品牌价值方面,天府绿道带动了绿道及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推动了天府文化的传播,提升了成都市的软实力;受访市民对天府绿道的满意度较高。
在区域促进价值方面,天府绿道打造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文旅体商农融合正在积极推动。
做精做优
让绿道成为成功的城市“网红”
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绿道发展?“在‘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得更‘靓’。”而他口中的“靓”,当然不仅仅是高颜值,也包括深内涵。
张裕鹏表示,在现有基础之上,首先就视觉效果而言,在创意设计上还可以“大开脑洞”,要让绿道本身就是“网红打卡点”,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经典之作。在设计上,可以有更多的国际视野、时代眼光。“比如锦城绿道上的蓬皮杜艺术装置、‘友谊之环’、艺术涂鸦墙等等作品,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围观,大家纷纷前去打卡,人流效应明显。”
而吸引人气之后,才能更好地吸引商气,强化绿道自身的“造血功能”。“成都提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把绿道经济打造为成都独有的商业模式,这是非常好的。而在目前绿道已经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引入,形成更多集旅游、文化、生态、体育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张裕鹏最后建议,建立贯穿天府绿道建设始终的动态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评估体系,充分了解当前的建设情况,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及时调整;与此同时,绿道评估体系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可以树立标杆,为其他地区提供范例。
本报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