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实践者杜润生、袁庚入选改革先锋名单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农村领域的改革和探索者杜润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上榜。此外,率先在深圳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袁庚亦名列榜单。
其中,杜润生被评价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据《人民日报》此前公示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信息显示,杜润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13年7月出生,2015年10月去世,山西太谷人,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把群众实践经验上升到学术理论的高度。主持上世纪80年代5个中央“1号文件”的起草,对农村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合法权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积极探索,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的18户农民分别被评价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1978年一个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纸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指印,分田到户搞“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这里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在《人民日报》此前公示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名单中,如此评价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珍贵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
率先在深圳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袁庚入选改革先锋名单,他被称之为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
据《人民日报》此前公示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信息显示,袁庚,男,汉族,中共党员,1917年4月出生,2016年1月去世,广东宝安人,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他不断冲破思想禁锢,大胆创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新变革。率先在深圳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突破思想束缚、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改革口号,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并由此催生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一批优秀企业。他的勇于探索和改革创新,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重要历史性贡献。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金紫荆勋章”。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王宇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