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2月美联储大概率将再次加息,明年或将放缓加息步伐

原标题:12月美联储大概率将再次加息,明年或将放缓加息步伐

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下周(美国时间12月18日-19日),美国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举行12月份的议息会议,若此次决定加息,将成为美联储年内的第四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九次加息。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公开批评美联储,称如果美联储在下周提高利率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但市场普遍预期,此次加息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而对于2019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势,目前市场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明年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

美国此次加息“板上钉钉” 我国大概率不会跟进

9月份FOMC议息会议后公布的更新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2018年加息4次,强化了12月份的加息预期。11月7日-8日FOMC举行的议息会议,会议纪要也显示 未来将“进一步渐进式加息”。FOMC成员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进一步逐步增加将与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以及通货膨胀目标相一致。

受访专家均认为,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美国经济依然处于较好复苏周期,经济基本面和就业通胀数据支撑美联储继续加息。

最新CPI数据显示,通胀水平仍在美联储设定的目标范围之内。北京时间12月12日晚间,美国劳工部公布11月CPI数据,同比上升2.2%,与预期值持平,较前值2.5%下降0.3个百分点。此数值为美国2018年1月以来CPI的最低水平,增幅明显放缓。

另外,美国劳工部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3.7%,继续保持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物价水平和失业率这两项关键数据,均支持美联储下周上调利率。因此他判断,美联储下周加息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息也符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轨迹。现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仍处于历史低水平,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仍处于4万亿美元之上,美联储政策仍偏离“中性”水平,仍显宽松,美国的信贷延续温和扩张态势,且并未有明显迹象显示美联储政策正常化损及经济。

今年的前三次加息,3月份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以上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OMO)、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MLF)的方式跟进;6月和9月的加息,中国央行均选择按兵不动,保持操作利率不变。如若12月份美国如期加息,中国跟进的概率有多大?

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监管层强调要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加之央行已将流动性管理目标从“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因此判断,中国央行不会跟进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也不会上调其他政策利率。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走向分化,背后其实是两国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同步。”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也认为,中国不会跟进加息。自美联储9月份加息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明显发生变化,受外部因素及国内实体经济压力上升的影响,货币政策趋于边际放松。为了避免出现资产抛售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机构通过释放流动性、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和信用缓释工具等手段帮助企业纾解困局。因此,目前情况下我国不具备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条件。

加息美股恐继续下跌 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有限

近期美国股市陷入动荡,科技股频频下跌,美元则相对保持坚挺,基本维持在97上下波动。

王有鑫表示,如若12月份美联储加息,美国股市将继续下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三大股指估值逐渐偏离经济基本面,呈现过热迹象,这其中科技股上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进程,美国股市风险逐渐暴露,尤其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使得科技股快速下跌,拖累美国股市。9月27日美联储再次加息以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7.8%、9.5%和12.6%。正因为之前美股连续9年上涨,因此调整空间和幅度还会很大,本次加息后美股预计仍将震荡回调。

汇市方面,加息对美元有一定利好,但影响不大。王有鑫表示,美元指数短期内仍将维持区间波动态势。虽然加息将吸引跨境资本流入,对美元指数有利,但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不止货币政策一项,随着加息进程的推进,加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市场对美元指数持续上涨的预期和信心已然不足,因此预计,美元指数将在窄幅区间波动。

加息引起的美国金融市场的变化,传导到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有限。王有鑫表示,加息对中国来说更多是短期、一次性的冲击,随着新闻事件快速消化,股市和汇市仍将维持当前水平。从股市角度看,目前基本触底,估值处于合理水平,近期外资加大对A股的配置,A股的投资价值凸显。因此,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更多是短期的。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王青提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已被市场充分消化,美元指数产生明显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人民币贬值压力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 明年加息或将放缓?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一次公开讲话偏“鸽派”,引发市场对于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11月28日鲍威尔表示,当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仅“略低于”中性区间,这与其在10月份的表态不同,当时他还称当前的利率距离中性利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有市场观点认为,美联储2019年加息预期可能减弱。9月份的议息会议之后,美联储官员对2019年的加息预计为3次,可能无法实现3次加息,并且可能在2019年暂停加息进程。

9月份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2.00%-2.25%,12月份加息后将达到2.25%-2.5%。王有鑫表示,从幅度看,美联储已经进入加息后半程,中性利率水平在3%左右,按照每次加息25个基点计算,还有2-3次加息的空间。从趋势上看,美联储大概率会延续加息进程,但明年可能放缓,预计2019年加息2次,2020年加息1次。

王有鑫提出,一些制约因素导致了美联储加息节奏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外部市场的溢出效应,美联储加息加大了新兴市场的金融动荡,如果动荡加大也会影响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其次,加息过快会加快美股回调的速度,将冲击美国经济增长,这反过来会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进入后半程,市场普遍预计在2020年经济复苏进程结束,届时美联储可能会从加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

王青认为,目前市场对美联储2019年的加息预期出现分化,主要源于大家对明年特朗普财政刺激效应减退后,美国经济能否维持强势有不同看法。如果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行,美联储的确有放缓加息步伐、甚至停止加息的可能。但如果美国增长只是回归潜在增长水平,而且就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通胀率跨过2.0%的门槛,那么美联储只能在加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对美国未来的利率走势,无论鲍威尔做何表态,市场都将紧盯数据变化。总体而言,当前美国加息已进入后半程,能见度明显下降,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专家普遍认为,若美国明年暂停加息,对于中国来说将会是一个利好。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的局面将有所缓和,国内货币政策向偏松方向微调的空间也将有所加大。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将逐渐转好,市场信心和投资者情绪将得到修复,可能使国内股市反弹,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将减弱。

特朗普再批加息 是否影响美联储货币决策?

本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再次批评美联储加息,表示如果美联储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决定加息,将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他需要低利率的灵活性来提振美国经济,美联储应该予以帮助。

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对美联储加息提出不满,认为美元过于强势,对出口不利,不利于改善贸易逆差,不利于重振制造业。10月份他曾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鉴于经济中明显没有通胀压力,他认为美联储加息过快。也有市场观点提出,近期鲍威尔的鸽派言论,是否是因特朗普的批评所致。

王有鑫提出,目前来看,鲍威尔的加息决策并未受特朗普指责影响,但未来特朗普有可能提名更多的美联储理事,从而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地干预美联储。特朗普已经提名了5位美联储官员,其中3位已经获得通过并走马上任,未来随着特朗普提名更多的美联储理事,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可能会放缓。

周茂华提出,特朗普反对加息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与美联储政策目标存在差异,政府倾向于执政周期内经济表现;而美联储考虑更长远的经济发展与金融系统稳定。美国经济目前处于周期顶部,随着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效果减弱,美国经济整体将逐步回归长期趋势,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削弱特朗普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另外,特朗普也将美股下跌的原因归咎于美联储。

王青则认为,加息到一定程度后对美国国内消费和投资的紧缩效应会愈发明显,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政绩考虑的总统无疑会倾向于抵制,“特朗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传统,将这种不满公开化了”。他预计,2020年大选迫近,志在连任的特朗普将会对每一次美联储加息行动持越来越严厉的批判态度。

根据美国法律,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但一旦得到国会确认,总统就无权因政策分歧将其解职。除非有证据证明,美联储主席触犯法律,由国会通过投票解除其职务。因此,特朗普无法像其频繁更换内阁成员等高官那样,对美联储进行重新洗牌。

王青认为,尽管控制通胀和促进就业是美联储的两项法定职责,但作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需要权衡的因素还包括国内外金融市场稳定,以及美联储面临的政治环境等。因此,鲍威尔需要对特朗普的表态有所回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纳入货币政策的考虑范畴,这有可能在加息节奏方面产生一些影响。“但最终决定加息与否的仍将是数据,而非政治。”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编辑王进雨校对李铭

相关阅读:
“十城百店”对口援疆工作经验推介会在乌市召开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