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口全面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原标题:海口全面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走在罗牛山十万头现代化猪场园区,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花团簇拥。别致的办公楼和舒适的酒店式宿舍楼,让人仿佛置身在特色养生风情区。

罗牛山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的推进,是海口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在省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海口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初具雏形。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李世高介绍,目前海口畜牧业已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保障了供给;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产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方式日趋规模化标准化,带动了农民增收;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质量越来越有保证。

“稳猪、促禽、增牛羊”

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

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菜篮子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进畜牧业升级转型的良好局面。积极编制《海口市“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为畜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省会城市,海口市畜牧业首要任务是保障全市人民的肉、蛋、奶的安全有效供给,提高全市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2017年全市畜牧业产值29.69亿元,增加值17.08亿元。全年出栏生猪72.01万头、牛1.68万头、羊9.87万只、禽类1279.74万只,禽蛋1.57万吨。猪肉、禽肉、禽蛋自给率100%,牛肉、羊肉自给率约40%。

海口还按照“稳猪、促禽、增牛羊”的发展思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在市政府的引导下,创建了“潭牛”、“牧榕”等文昌鸡优质品牌,全产业链发展文昌鸡产业。产品率先实现出岛、供港及出口新加坡,为我省畜牧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政策拉动、项目带动,扶持并引导社会投入,建设一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规模蛋鸡场。2017年海口全市存栏蛋鸡105万只,鸡蛋产量达到1.57万吨,确保了鸡蛋自给自足。

“十三五”期间,海口将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加快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改造,全面推进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使海口市畜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优势更加显著、产业集群明显形成、产品优质安全、竞争能力领先、增收效果显著。

打造热农产业智慧共享平台

引领海南生猪市场发展

今年12月12日开幕的2018冬交会上,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罗牛山展馆备受关注。尤其是现场展示的热农产业智慧共享平台、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海南市场等特色成果,更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传统的生猪活体交易因中间环节过多,增加了养殖户的销售成本。罗牛山承建的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海南市场,极大解决了农户和消费者的这一痛点。罗牛山工作人员介绍,国家生猪交易平台是中国首个活体猪网市,商户可免费通过平台发布自己的活猪产品信息,有效整合了生猪资源,为买家提供更多选择。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海南市场结合海南本地生猪特点,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先进技术,在有效解决线上交易标准、疫病防控及实物交收三大难题的基础上,以生猪交易所为线上平台,以生猪调出、调入地区为线下平台,实现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割”。有效解决生猪交易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自由、公平缺失、链条过长、品质难保、成本难降、融资困难、“打白条”等问题。罗牛山工作人员介绍:“运行五个月来,平台注册猪场信息1351家,平均日生猪挂单量6万余头,占全省生猪年流通量的10%。日交易量线上+线下1500多头,约占全省生猪月流通量的8.4%,其中岛外交易量占30%、扶贫生猪交易量占8%。”当天,罗牛山展馆内大屏幕前,许多市民正驻足观看热农产业智慧共享平台的宣传片,还有人围在罗牛山工作人员身旁,询问关于该平台的信息。罗牛山工作人员介绍,热农产业智慧共享平台由五个中心构成,即海南热带农产品研发中心、农产品交易拍卖中心、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成果转化中心、小作坊产业向现代流水线迁移产业孵化中心、产业配套服务及环保服务中心。该平台利用大数据手段,汇集海南热带农作物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信息,建成海南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溯源体系。平台强化了海口在全省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形成全省一盘棋、全链条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打造品质更优、特色更强的高效农产品,引领海南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记者了解到,除了热带农业智慧共享平台、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海南市场两项外,罗牛山本次参展内容还有招牌产品猪肉类食品、腾德检测中心以及冷链物流园等内容,同样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相关阅读:
北京软交所福建工作中心揭牌 千人报名角逐海口“识字小达人”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