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贵州:线上线下人气旺 山里山外产业兴

原标题:贵州:线上线下人气旺 山里山外产业兴

电商成为贵州省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的重要抓手,产业扶贫的重要助力——

线上线下人气旺山里山外产业兴

12月11日,操作工在贵州(龙里)快递物流园心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储库区整理货品。该物流园快递电商、商贸物流等产业已形成集聚效应,日均快件处理量达150万票以上,是全省和西南地区的快递、物流和农产品集散中心。

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桃花湖村种植小黄姜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品质很高,但由于销售手段缺乏,一旦滞销,姜农损失很大。

3年前,桃花湖村小黄姜滞销,村民们对着成堆的小黄姜发愁。残疾村民杨明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利用贵州邮政“黔邮乡情”电商平台上线销售小黄姜。不久,就将村里10万斤小黄姜倾售一空。

次年,尝到甜头的杨明成根据上年销售情况,带动225户村民调整种植品种、规模和品质,逐步打开了市场,一时成为当地有名的“卖姜王”。“好东西也怕巷子深,”他悟出了这个道理,有电商,“巷子深也不怕”。如今,齐伯镇小黄姜不仅线下积极对接市场销售,同时还登上了淘宝安顺馆、京东平坝馆、贵农网平坝馆等电商平台,创造了3天1万单的线上销售佳绩。今年上半年,桃花湖村小黄姜销量达15万斤。借助电商,小黄姜走得更远。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仅成为全省各地创新产销对接机制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各地发展产业扶贫的重要助力。

近年来,我省组织大型电商企业与贫困县、乡对接,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上线销售。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托,开展订单式农业,带动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全村”的创业致富新模式,并通过“一户一码”链接贫困户的产品信息和脱贫记录,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助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线上,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通过产地仓、直采、窗口采购等模式推动农产品销售,为农村贫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2017年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线上零售额达36.78亿元、同比增长41.76%。线下,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给产业调整和订单农业带来了精准的数据和致富新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省各地也加快了产业发展的步伐。安顺市西秀区依托发展农村电商的契机,深耕市场需求,实现以需定单,由区财政成立电商平台公司,实现产销对接,主动出击抢占市场份额;正安县贝加尔吉他公司借助电商平台,迅速打出“威伯”吉他品牌,抢占了吉他线上销售市场,全面整合园区资源,2016年吉他园区产值超30亿元,实现翻番,解决就业9542人,帮助2160名贫困群众就业脱贫;贞丰县创建县域公共品牌“贞丰一品”,通过连锁、加盟等方式进入社区,在贵阳市开设了“贞丰一品”贞丰糯米饭连锁经营店,并以专业电商团队运营,采用订单式生产,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布局,带动贞丰县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石化贵州公司借助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转型短短半年,每月网络交易额已达到1.5亿余元。

今年,省商务厅印发了《贵州省2018年市场体系及社区电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安排财政资金345万元,引导社区电商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在贵阳市构建线上与线下互动融合的社区电商体系,鼓励发展自动售菜机、生鲜自提柜等社区微菜场模式,提供现场体验、线上下单、便捷支付、网订柜取等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社区电商龙头企业和示范社区,打造农产品基地直供体系。

引导美乘网等社区电商企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对接机关食堂等渠道,同步销售贵州农产品;通过仓配服务模式对本地农产品进行标准化输出,供应至盒马鲜生、合力等省内外大型贸易商,交易金额达500万元。

线上线下融合,通过电商扶贫的天线,连接贵州山村,也深入到贫困县传统企业进行带动,实现产业脱贫,让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最终脱贫致富。(记者 梁圣)

相关阅读:
湖州:出台意见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孟晚舟获保释 是否引渡仍然漫长且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