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姜维和他的私字第0001号执照
本报记者 张 雪
“你是经济日报记者?贵报在30多年前报道过我,题目我还记得很清楚:《对外开放中的一件新事 个体户姜维与港商合资办公司》,那位记者叫李洪波。”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一位长者得知记者的身份后,特意拉住了记者。他叫姜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一批个体工商业从业者之一。
姜维在展览现场和观众正在交流着,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注意到现场陈列着一张编号为私字第0001号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姜维的名字赫然在列,发照机关显示为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日期为1984年8月1日。
1980年,姜维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大连市文化局,当时工作岗位十分紧张,等待了8个月,姜维也没有等到合适的具体工作。他毅然改变主意,拿着妹妹给的400元钱,干起了个体户,凭着过硬的摄影技术,在大连动物园门口摆起了照相摊,起名“照照看”。
“照照看”的生意比想象中的火,姜维记得有一年“五一”假期,大连动物园的游人相当多,他手里的相机就一直没闲着,“晚上全家人坐下来一起数钱,竟然有500元。那个年代普通人上一个月班才赚二三十元。”
1984年,一位香港商人到大连考察,听说一个叫姜维的个体户很能干,提出想见见。“他对我说,‘我有先进的彩色洗印设备,成本价19.8万元卖你一台。’”姜维听后动了心,但19.8万元的天价一下把他吓住了。虽说如此,姜维回家后还是动起了脑筋。“个体户能不能搞合资呢?他们出设备,我们出场地、人力,这样合资不是很好吗?”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去咨询合资手续时,有关部门的答复却泼了他一瓢冷水——按照当时法律规定,个人不得与外商合资。
姜维不甘心,跑到北京找出路。当时,他的问题引起了对外经济贸易部等多个部门的讨论。转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了,1984年11月,姜维收到了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他个人经营的光彩实业有限公司与那家香港公司试办合资企业。
回首往事,姜维难掩激动和感慨,一路走来,也见证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正像展览中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呈现的,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50%,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70%,吸纳城镇就业超8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占比超9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