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口学校“体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原标题:海口学校“体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体育工作,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日,记者走访海口多所学校,发现如今的体育课程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再单纯地只是身体锻炼,各校通过创新自主的选课模式,延伸出智力提升,甚至将体育变为特长,让学生沉浸在素质教育变换发展的乐趣中。

“体育+课程”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自己选择喜欢的体育课程,还可以选择喜欢的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学生不仅能够挑选体育项目,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来完成教学。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们发挥了主人公意识,真正地热爱上体育。

“学校会根据各个年级划分不同的水平段,全面培养学生柔韧、协调、耐力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体育老师张宇介绍,学校不仅开设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必修课,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花样跳绳、飞盘等特色选修课程。

“根据学生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确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宇告诉记者,学生的自主选择让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一块场地上由过去的学生去找教师学,教好教坏都一样的局面发展到了现在的学生有选择地请教师来教,形成了教而优则选,选则教而更优的新局面。

“体育+成绩”

体力劳动成脑力训练

现如今,体育健身运动不仅仅只是能健身,同时还有增长智力作用。在很多人眼里,高三是专心备考的一年,学校减去体育课时间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之举,但海口市第一中学却不这么做。

海口一中体卫艺处主任杨文刚告诉记者,自2008年开始,每周二下午4点半至6点半,在一中的操场里,就会上演一场场好玩、刺激的游戏比拼,大家都把这个时间称之为“大课间”。在这个时间段,所有高三年级的学生被分为4个大方块,每个方块由固定的班级数组成,方块里的班级将进行统一的游戏比拼。这种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还能让学生紧绷的学习神经得到休息,促进智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的比拼可不是简单的跑跑步、跳跳绳。”杨文刚介绍,每一个比拼的项目,都是由学校体育组老师科学设计的,具备十足的趣味性和放松性。“比如百米接力项目,可能会添加很多障碍,可以让你在跑的过程中跳栏,也可以让你抱着球蹲着跑,形式各样。”

“高三了还这样搞锻炼,不耽误学习吗?”当记者问及这一问题,一中副校长笪旭充满自信地说:“学校从不认为这是耽误时间,反而,我们认为在比拼中孩子们所经历的一切,都能帮助孩子们成长。”

不少高三学子表示,“运动能放松我的大脑,也给了我持续学习的活力。”持续的锻炼,让一中学子在每年的空军招飞考试中屡获佳绩,学校因此获得了“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的称号,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

“体育+特长”

让学生有了一技之长

琼山中学的排球队、灵山中学的足球队、秀英子弟学校的武术队……海口市多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走出了体育强身、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海口市灵山中学,远远就能望见其校内3个小型人造草足球场和1个足球比赛标准场,这样的“配置”在海南可是首屈一指。

足球训练场旁的荣誉陈列室里,满满都是学校从一场场比赛中争得的奖杯、奖牌。自2006年灵山足球队参加省市各类比赛起,已获得省级及以上比赛冠军12次,亚军4次和季军3次。而学校高中男子足球队,从组队至今连续11年参加省中学生足球赛,连续10年进入前四名,连续6年进入决赛,共获得5个冠军。这份不断刷新的成绩单,是灵中人的骄傲。

而作为琼山中学的特色招牌运动——排球,多年来,学校中学生男、女排球队驰聘全省、全国以及国际赛场,多次拿下冠军,为我市、我省争得了荣誉。

市民王女士的儿子就读于秀英子弟学校,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一直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学校的武术队还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进行了展示。“孩子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到专业的武术课程培训,我觉得很好。”王女士感慨道,如今武术已经成为秀英子弟学校的特色,孩子不仅在常规学科的学习上有了进步,在素质方面也有了发展,这也体现了海口教育不仅将培养优秀学子作为发展目标,还将培养多能人才作为既定目标。

相关阅读:
我市举办学习宣传宪法专题辅导报告会 美兰:一线督查督办抓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