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持大湾区创新经济 “国字号”科创资源密集“南下”
导读:尽管当前创新要素密集涌入,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尤其广东需思考如何将短期红利消化并升华为长期红利、如何推动科创资源与产业结合、如何进一步对接港澳,这就需要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制度距离,需要加快有效改革。
本报记者杜弘禹广州报道
11月24日,位于广东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门前,随着两块红布徐徐拉开,写着“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银色牌子正式亮相。
拉开红布的其中一只“手”是中国科学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最近许多“国字号”科技创新资源正密集“南下”广东布局。以中国科学院为例,除上述中心外,还表示要与广东共建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方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及诸多实验室等。此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亦有类似动作,而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和科技部等则相继与广东达成共推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议。
按照中央顶层设计,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借此,近年来困扰广东的创新能力不足尤其基础创新能力薄弱的烦恼,将有望获得逐步破解。
不过,这些“南下”科创资源虽然多数落户广东,但目光并不局限于此,诸多科研基础设施、研发机构平台以开放姿态突出与港澳共建共享,甚至强调服务和辐射国际。一些科创资源更直接将注入港澳,如将香港16所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港澳科创资源亦加速“北上”向广东流动,如香港科技大学要在广州南沙办分校。
科创资源“南下”集结
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探索发展氢能源汽车,但这显然并不容易,因为国产氢燃料电池在材料、技术上存在诸多不足,商业化进程受到很大制约。
这让该企业常务副总经理李宁一感到有些无奈。“珠三角制造业发达,但发展氢能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亟待提升科研能力作支撑,否则许多道‘坎’难以迈过。”
这正是当前广东直接面对的关键问题:提升基础创新能力。除氢能汽车之外,广东在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中都存在类似制约。同时,近年广东一些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时,也出现企业需从省外寻求技术支持的现象。
对此,近年广东也开始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理工大学等。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推进,一时之间,诸多“国字号”科创资源纷纷“南下”广东集结。
这些科创资源在来源上大致包括:“国字号”科研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顶级高校,如清华大学;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门。
它们近期均与广东签署了各类协议,“敲定”合作重点,甚至有实质性项目落地,集中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机构平台搭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等方面。
其中,中国科学院成为“南下”科创资源的“主力军”。从11月16日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星期里,中国科学院在广东的动作频频,包括将与深圳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将与广州共建广东省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科技成果投资基金;将与东莞共同推进南方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
按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政府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将在共同争取建设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建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共建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建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共建广深科教融合园区、共同推动重大科研任务和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进而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高校方面,清华大学在珠三角制造业重镇佛山布局先进制造研究院;国家部门方面,则有工信部、应急管理部、科技部等陆续与广东省签署合作协议,表示将共推粤港澳大湾区安全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发展,以及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等。
可以看出,此番“南下”的科创资源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特征,涵盖了原始创新、应用创新以及产业化等方面,并牢牢锁定广东产业发展痛点和前沿科技方向。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便是代表,该中心将以材料科学为核心,面向生命、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组织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开展协同合作研究。
“过去广东一直缺少国家大科研项目、大院所布局,导致创新能力偏弱,但随着大湾区建设,这一局面正迅速改写。”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万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赋予广东的重要定位,并纳入国家战略,必然也必须获得资源配置上的倾斜。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空间,也正逐步释放出巨大的高端要素吸引力。
大湾区协同创新
此番科创资源“南下”还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首先,尽管不少项目落户于广东,或合作协议与广东签订,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诸多项目或协议明确以开放姿态,与港澳共建共享,甚至要辐射、服务全球。
仍以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为例,参与共建的就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机构;国家信息中心与深圳市的合作,则明确大湾区大数据产业发展。
此外,也有一些“南下”科创资源更直接布局在港澳。比如,今年9月份,国家科技部宣布将香港过去10年中成立、建设的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进一步支持这些实验室发展,拓宽其与内地合作的渠道和空间。
观察人士指出,这显示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方向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正被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动,并着眼于发挥三地各自优势和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表示,一方面是要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随着国家政策推进,完全可以将科研经费、科技基础设施延伸到港澳;另一方面,港澳具备的巨大国际化优势,则将明显有助于帮助构建开放型的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功能。
9月21日,国家科技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三地进一步探索协同创新创造了条件。
万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认清两个特征,一是创新离不开香港这一全球化窗口和高地;二是当前粤港澳科创合作处于非常浅层状态。“如果港澳没有很好融入大湾区创新体系,那将是巨大浪费;粤港澳各自也需要互补才能创新发展。”
万陆还提醒,尽管当前创新要素密集涌入,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尤其广东需思考如何将短期红利消化并升华为长期红利、如何推动科创资源与产业结合、如何进一步对接港澳,这就需要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制度距离,需要加快有效改革。
毛艳华则表示湾区经济的天然属性就是创新经济,而粤港澳大湾区从产业链的完整度、支撑创新的产业体系、市场化条件等方面,都具备十分优质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全国最适合探索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