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

原标题: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

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

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画龙点睛,引经据典、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同理,在文章中,精妙的典故浓缩了丰富的思想,不仅能一字顶十字、一句顶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

为何文章大家都乐于引用、化用古语佳句?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章句,读来朗朗上口,品之余味无穷,为文章点睛添彩;而经典为大众所共知,引经据典便于读者相互交流、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所引发的共鸣也是一种心理享受。

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先读典,才谈得上继承弘扬。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还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只有深知,才能深爱深信,才能从优秀文化的“集成块”中汲取能量、撰写无愧时代的锦绣篇章。

相关阅读:
  • 清风丨宁可清贫 不作浊富

    清浊自古不两立,如何选择,可洞见一个人的境界操守。古语有云:“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这句话意在告诫世人,就算生活清贫些,只要身正行端,仍能保持轻松快 2024-11-08
  • 时政长镜头丨天下之本 务莫大焉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引用古语“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 2024-09-21
  • 把好用权“方向盘”

    古语云,“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权力所在之处,就难免有“腐蚀”和“围猎”者;只要有诱惑,就总会有人冒险去咬“钩”。“一把手”岗位特殊、位置重要、权力 ... 2024-09-18
  • 清风丨清正在德 廉洁在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清正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可贵的品质。立身处世,如何持正守廉?古语有云:“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2024-08-26
  • 创意海报|总书记引经据典论生态文明

    创意海报|总书记引经据典论生态文明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语典故阐述生态文明,让... 2024-08-16
  • 【团圆年】辞旧岁 贺新春 总书记送上这些古语祝福

    【团圆年】辞旧岁 贺新春 总书记送上这些古语祝福

    来源:光明网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送上新春... 2024-02-14
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桐乡正成为数字经济的新高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