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自古不两立,如何选择,可洞见一个人的境界操守。古语有云:“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这句话意在告诫世人,就算生活清贫些,只要身正行端,仍能保持轻松快乐的心境。如果为了生活富足,伸手去取不义之财,忧虑不安就会多起来。所以,在面对诱惑时,要选择清贫、摒弃浊富,这样才能少忧多乐。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是一种气节。《论语·述而》有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即便是吃点粗粮、喝点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可以乐在其中。而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对他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无足轻重。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但不管遭遇什么样的窘境,他始终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仁”“礼”理想,不慕富贵、不贪享受,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固守其志不动摇。
清贫与浊富的背后,是廉与贪的抉择。明代鲁穆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出巡期间,常州有一巨商,犯法当斩,其家人托鲁穆的一个亲戚向鲁穆馈金300镒,请求免去死罪。鲁穆不为所动,斥责说情的亲戚:“汝岂不知我耶?使欲富则不须今日矣!”对罪犯仍按律处置。一句“使欲富则不须今日矣”,尽显其廉洁之志。史料记载,鲁穆出身贫寒,但他从来没想过靠做官致富,日子一直过得十分清苦,“三十年被服一如寒士”。有这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思想境界,鲁穆执法公正、不徇私情,众呼为“鲁铁面”。
一个人要耐得住清贫才能走好从政之路,否则就会为自身甚至家族招来祸害。《国语》记载,春秋时期,韩宣子为晋国正卿,在朝廷之中地位显赫,家中却很清贫,心中有时不免悲哀。叔向知道后,便前来祝贺。韩宣子不解,叔向举例说,有个郤昭子,家中多人身居高位。郤昭子依财仗势、横行霸道,结果全家都不得善终。因此,位高能安贫是值得道贺的事。典故“叔向贺贫”意在规劝为官者,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既然选择了从政这条路,就要安于清贫、守住清白,远离不义而富。
以史为镜,知古鉴今。今天,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清正廉洁的气节不能丢。党员干部当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心所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为民谋利上,履行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