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办一件事不知要跑多少部门、准备什么材料?上海正全力做好这件事,给你一个满意答案

原标题:办一件事不知要跑多少部门、准备什么材料?上海正全力做好这件事,给你一个满意答案

摘要:打响“一网通办”品牌,推进线上线下业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

轻松登录,一键下单,在线支付,坐等快递……如此便捷的网购操作,能否在享受政务服务时体验到?这一设想在上海成为现实。10月17日,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开通,“一网通办”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进入全面打响高效政务服务金字招牌的新阶段。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感受、企业评判。要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则需要政府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推向纵深。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管理盲点和多头管理并存等问题。同时,上海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以政府部门管理为中心、功能单一、界面不够友好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企业与群众的办事体验。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增添活力,为群众提供便利,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提出打响“一网通办”品牌,推进线上线下业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

数据的整合、共享是“一网通办”的基础。4月12日,市大数据中心揭牌成立,作为“一网通办”最重要的推进主体,该中心聚焦数据整合和应用,协调各区、各部门形成合力。为突破数据汇聚共享瓶颈,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本市编制了需求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数据资源目录,构建全市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同时本市以电子政务云为载体加快归集数据,实现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上云迁移,到明年,将实现100%系统项目上云。

要让群众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真正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证明、减跑动次数”,流程再造是最大难点。为此,本市选取了一批高频、跨部门事项切实推进流程再造,实现部门协同管理,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归并的坚决归并、该整合的坚决整合”,让“串联”变为“并联”。目前,市、区两级涉企审批事项已有90% 具备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服务能力。

为提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的10项指标,本市出台了43个专项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或升级了20个办事系统。改革后,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5项指标,相关领域企业办事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手续环节减少了近40%。

广泛深度的应用是“一网通办”的生命线。作为“网购”政务服务的大平台,“一网通办”总门户于7月1日上线试运行,移动端入口“市民云”APP也于9月1日上线,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总客服、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和统一物流快递,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截至10月31日,用户总数已超过959万,接入全市1274项事项,累计办理量357万件,167项社区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此外,“一网通办”总门户还为市民和企业建立了专属网页,汇聚涉及企业市民的各类政务服务记录,为每个企业和市民“画像”,主动研判企业、市民潜在服务需求,主动精准推送服务。针对企业、群众反映“不知道办一件事要跑多少个部门、需要准备多少材料、准备什么样的材料”,总门户还推出了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主题式、场景式服务,让企业、群众提交材料份数、往返现场次数大幅减少。

通过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再造流程,加大简政放权,推动数据整合共享,“一网通办”打开了政务服务的“黑匣子”,使政府服务的各项工作可见、可及、可反馈,形成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集聚新优势。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邵竞设计图片编辑:项建英

相关阅读:
广东陆河检察院回应“举报箱没有投递口”:系标识遮挡 重庆公交坠江前最后10秒!监控曝光:乘客与司机互殴车辆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