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风云二号H星、风云三号D星交付 可服务“一带一路”

原标题:风云二号H星、风云三号D星交付 可服务“一带一路”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11月30日,风云二号H星及风云三号D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

这两颗卫星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气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同时,作为全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中的成员,两颗卫星将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8颗在轨稳定运行。

风云二号H星西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

风云二号H星于2018年6月5日发射,是我国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收官之作。

风云二号H星的观测范围与“一带一路”沿线图。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二号H星定点于东经79°位置,与之前定点于东经86.5°的E星实现业务接替,并往西布局,使得风云卫星在轨布局更好地覆盖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地区多为高山、沙漠、海洋等无人区域,气象资料匮乏,自然灾害严重,灾害相对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且以气象灾害居多,同时该区域也是影响我国天气系统的上游区域。据中国气象局介绍,获取这一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不仅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也有助于提高对影响我国的灾害天气系统的预报准确率,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风云二号卫星已发射8颗

从1974年中国气象局确定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系列发展的初步设想,提出要自行研制和发展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到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风云二号卫星研制任务,发展到今天,风云二号卫星走过了四十余年自主创新发展历程。

迄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3个批次共8颗风云二号系列卫星。H星将确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稳定,并向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平稳过渡。

我国8颗在轨运行风云卫星布局。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三号D星可测大气和温室气体

风云三号D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星,于2017年11月15日成功发射。6个多月的在轨测试结果表明,风云三号D星可满足大气探测、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多方面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风云三号 D 星是目前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极轨对地观测卫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从多光谱探测到高光谱探测的跨越。它还是我国首颗利用高光谱和微波组合,对大气温湿度廓线进行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探测的遥感卫星。

风云三号D星全球台风监测图。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据介绍,风云三号 D 星已经建成南北两极地面站和国内4个地面站,构成全球数据获取站网,实现了2小时全球完整探测数据获取。较此前的风云三号卫星,D星资料处理、网络和数据存储能力成倍提升,计算能力增加了近20倍,数据存储能力增加了近10倍,其定标达到我国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定标最高水平。

同时,风云三号D星卫星资料遥感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红外高光谱与微波探测仪结合使大气三维热力结构反演精度提升了10%;资料应用服务时效提高到30分钟;全新的生态遥感应用软件投入服务使用,开创了风云遥感应用的新局面。

投入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D星将与C星形成上、下午组网观测,与静止星形成高低轨配合,确保我国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有效支撑“全球观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

新京报记者 倪伟 见习编辑 于音 校对 赵琳

相关阅读:
山西稷山交警:深入道路施工现场 严格排查安全隐患 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