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坠江公交车上或有一家4口 失联者亲属血样采集完毕
10月29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第二天,当地政府发布通报:经初步核实事故共导致15人失联(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与此同时,应急管理部更新救援进展称,坠江的公交车水下定位已经确定,“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
复杂的水文情况、几十米深度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很低的水温,使得现场救援困难重重。而在江面之外,有人正焦急等待亲人的消息。据一名失联人员家属介绍,出事那天自己的侄女带着一双儿女和婆婆出去玩,如今侄女的遗体已经被打捞上岸,另外3人很可能也在坠江公交车上。此前被指逆行造成此次事故的女司机丈夫还在等待妻子的消息,面对警方通报前众人的指责,他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并希望早日还妻子一个清白。
事故现场
初步核实确认共15人失联
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在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掉入长江。此后,万州区政府发布通报称,事故现场已打捞出两名遇难者的遗体,遇难者的身份还在进一步核实之中。
29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赶到事发大桥北岸。通往江面的路口已经被封锁了起来,但仍有不少人聚集在岸边围观救援情况。北青报记者注意到,22路公交车目前仍有运营,长江二桥周边几站已经被避开,昔日的环线如今变成了单程往返线路。
当天14时49分,重庆万州区委外宣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经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并综合接报警情况,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万州区已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失联人员亲属的心理疏导、安抚慰问等善后工作。与此同时,应急救援指挥部专门组织了法医、痕迹等专业人员,提取失联人员家属DNA,为确认身份作准备。目前,报案失联人员亲属的血样已采集完毕。
救援进展
坠江公交位于水下71米处
据应急管理部29日下午消息,重庆万州区“10·28”事故坠江的公交车水下定位已经确定。
通报称,国家水上应急救援重庆长航队等单位的专业打捞船采用多波束声呐,发现一长约11米、宽约3米物体。经过水下探测、定位,确定为坠江公交车,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
目前部际联合工作组会同现场救援指挥部,已制定车辆打捞出水详细方案,在准确定位落水车辆位置后,组织潜水员对江底车辆进行拴套、固定,再利用浮吊船起吊车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29日6时,已有70多艘救援船只到达事故水面开展救援。潜水力量方面,已调度组织重庆长航队、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公羊队、蓝天救援队的15名潜水员在现场待命,相关潜水设备已陆续到位,潜水作业深度可达80米;浮吊船方面,重庆长航队一艘45吨级浮吊船以及万州本地两艘60吨级、20吨级浮吊船已到达事故现场水域待命,基本可满足救援需要。为方便搜寻,重庆水文局、重庆航道局携带多波束声呐到达现场,公羊救援队也携带了三维侧扫声呐进行支援。现场所有救援力量,由重庆长航队统一调度指挥,共同制定起吊作业方案。
据公羊救援队工作人员介绍,指挥部已经接纳了公羊队专家的建议,即采用安全系数高的“氦氧混合气作业平台”保障下的工程潜水救捞方案。目前上海救捞局队伍已接手相关打捞作业的准备工作,公羊队工程潜水队伍及设备也全部抵达救捞现场待命。
同时,重庆市消防总队50名指战员、5辆消防车、2艘冲锋舟也在现场开展救援,由水上支队及周边支队做好增援准备。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现场定位、探测工作正进一步开展。待准确定位后完善方案,将迅速开展打捞工作。
事发录像
行车记录仪重现事发场景
事故发生当天,万州警方曾发布通报称,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此次事故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29日,两段事故发生现场视频被曝光。据一段对面来车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画面显示,事发前22路公交车行驶正常,但行至桥中时公交车突然向右转向并越过实线,随即撞向一辆红色轿车。视频总长21秒,其中公交车突然转向到最终坠江,过程不超过5秒。而在另一段公交车同方向车辆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中,公交车转向更加明显。虽然变道后曾与其他小轿车相撞,但并未降低速度,而是径直冲向桥边。
讲述
公交司机好友:
K歌软件最后一首歌是《再回首》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事发当天凌晨5点,坠江公交车驾驶员冉某曾登录某K歌软件,并演唱了一首《再回首》,四个半小时后他驾车出事。29日,北青报记者通过冉某好友李清(化名)确认, K歌软件上网名为“龙行天下”的42岁男子,正是此次坠江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其个性签名为“没事的时候唱唱歌可以缓解压力”。过去6个月,冉某一共发布了29个歌唱作品。其中,第一个作品《掌声响起来》发布于今年4月13日。10月27日21时44分,冉某在K歌软件上发布作品《再回首》,并发状态表示“没唱过”。28日5时24分,冉某又发布了一遍《再回首》,称自己“没唱好”。这首歌也成为冉某的最后一个作品。
截至10月29日18时,“龙行天下”的粉丝数已超过1万,最后一首《再回首》的收听量达到19.6万,转发量过1万,而评论数有1.1万。在评论中,有网友称,“声音宽厚如深海,希望你能平安回来”,还有网友称,“一路走好”。
北青报记者在冉某的个人相册中看到,冉某曾上传19张图片,其中有7张个人生活照,一张合照,其余多为风景图片。在其中一张文字照片中,上面写着:“生命是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有些事,不管你如何努力,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
据李清介绍,自己与冉某相识多年,都住在重庆市万州区,空闲时会聚在一起唱歌、喝酒。李清回忆称,27日22时,冉某吃完饭在家中唱歌。李清看到他发布歌曲时,还评论了他“唱得好”,之后就睡觉休息了。第二天上午,李清在营运车辆的司机群中看到“22路公交出事”的消息,想起冉某也是开此路段的车,便发微信给冉某,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五分钟后,李清又拨打了冉某的两个手机,也没有接通。数小时后,李清从官方发布的信息里,确认出事司机是冉某,“完全不敢相信。”
在李清的印象中,冉某活泼开朗,平时爱好健身、唱歌、钓鱼,也很爱结交朋友。即使是喝酒,也很有分寸。“平时他不喝酒,只在轮班休息时喝酒。” 李清说,“作为司机是很辛苦的,分早晚班,早班五点左右开车,四点多就得起床去公司,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一般吃完饭后冉某会去健身,晚上空闲、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唱一下歌。”他回忆,冉某身体很健康,加上平时健身,没听说患过什么疾病,“但我不清楚他有没有家族遗传疾病。”
李清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平日聊天时,能感觉到冉某很讨厌违章、变道、超速等违规违法行为。虽然年龄比自己小,冉某却常常承担着安慰鼓励朋友的角色。“他很会照顾人,前段时间我心情不太好,感觉心里有点慌,就约他出来聚聚。他比我年纪小,却安慰我不要想太多,最后还主动去买单。”
现在他还能清楚地记起,冉某的最后一条朋友圈状态是在健身时拍摄的照片。在那张照片中,冉某将戴着保护手套的左小臂弯起,做出一个健身动作。“照片是半个月前发出来的,当时我看到他这个练哑铃的照片,还在跟他开玩笑。”李清说,事发后自己第一时间联系了冉某家属,“事发突然,家属失去至亲后,情绪过于悲痛,加上要面对外界舆论,也感到有很大压力。”
轿车司机丈夫:
保留追究损害妻子名誉的权利
22路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一则现场视频被传到网上。视频显示,事故发生后,一辆红色轿车停靠在路边,车头部分有明显的撞击痕迹,还在冒着烟,并且有部分零部件掉落。而一位疑似小轿车驾驶员的女士正坐在路边,脚上还穿着粗高跟皮靴。此后,有媒体报道称:“22路公交车系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据了解,涉事轿车驾驶员邝某娟今年36岁,已有6年驾龄,在此次事故中软组织受伤,事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并被警方控制。”
不少网友在看到上述视频及报道后,将攻击矛头指向了涉事轿车女司机,谴责其逆行引发车祸,并表示开车时不应该穿高跟鞋,甚至有网友对其进行批评。随着警方28日下午发布的通报,事件迎来反转。
10月29日,涉事女司机的丈夫熊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事发当天,他接到一位自称跟在其妻子车后的司机电话,才知道妻子出了车祸。得知妻子只是受了轻伤,熊先生暂时放下了心,并立即赶往医院。但赶到医院后却发现,妻子已被警方控制。此后,他注意到网上有消息称妻子逆行,是肇事者。
熊先生对此表示很气愤,“我们才是受害者,为什么冤枉我们。这些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瞎传,伤到人的自尊心。”熊先生说,他理解网友,但不能接受(网络暴力),希望冤枉妻子的媒体可以公开道歉。“面对这次事故,这么多人遇难,我很悲痛,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公布调查结果,还我妻子一个清白。”
熊先生说,现在他最担心的还是妻子,没心情与当初冤枉妻子的人理论,但会保留追究相关者损害妻子名誉的权利。对于部分网友谈及“女司机”就充满轻视的刻板印象,熊先生坦言,妻子已有6年驾龄,自家的车买了4年多,也一直都是妻子在开,“她的开车技术比我还好些”。
失联者家属:
坠江公交车上或有一家4口
29日,北青报记者辗转联系到此次事故中的失联人员家属熊女士。据熊女士介绍,28日上午,自己的侄女熊晶(化名)和其婆婆,带着一双儿女去江对岸万达广场玩。按照平时习惯,她们往返都会乘坐22路公交车。上午10点多,家里人听说22路公交车出了事,就赶紧联系熊晶,结果电话一直打不通。此后,家属赶往事故现场求助,通过辨认确定现场打捞上来的两具遗体中有一名正是熊晶。熊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熊晶今年25岁,两个孩子一个3岁另一个只有1岁。现在除了熊晶外,孩子和老人还没有消息,家里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救援进展。
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重庆万州当地一直有消息称,万州高级中学一学生在事故发生后成功跳窗游到岸边。29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对方表示该校并无学生在此次事故中失踪,至于网传该校一学生在事故中幸存的消息更是谣言。
本版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张香梅
实习生 张夕 戴幼卿 任英楠 施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