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两家金融机构进入行业20强

原标题:江苏两家金融机构进入行业20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债券承销榜中,南京银行和华泰证券两家金融机构进入行业前20名。

央行助力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对于参与工具的各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和风险共担机制;发挥债券市场的主承销商作用;实施机构在选择企业方面完全市场化。初步估算,这个支持工具可能会形成1600亿的规模。

多位受访人士指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民企融资困境提供了一种市场化的解决思路,利用债券市场投资人风险偏好的差异,疏通民企债券融资渠道,进而影响金融机构对民企的预期,逐步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如何看待政策工具创新?

有关人士表示,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并非“放水”,不意味着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发生转向。用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重在发挥债券市场的引领作用,精准滴灌。

事实上,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局,始终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在资金的供给上,通过央行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工具,银保监会从监管上敦促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产品创新、考核激励上的努力。

目前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已经形成了“几家抬”的局面,资金供给是较为充足的。但是,由于当前比较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出于风险上的考量,实体经济中的不少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较为低迷。有民营企业主反映,企业有意愿采购设备、升级技术、扩大生产,但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企业信心不足,担心增大融资需求会引发资金链方面的风险;而一些专事中小微服务的银行业人士也反映,目前在企业的融资需求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高科技、高风险偏好的企业愿意进一步增大其融资需求,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考虑到当前较为复杂的经济环境,风险偏好较低,融资需求较为低迷。

我省两家金融机构进入行业20强

当央行聚焦民企债券融资的时候,大家都在关注,今年以来各家金融机构债券承销的情况。根据wind口径债券承销排名,券种为企业债+公司债+短融+中票+PPN,民企定义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截止到今年10月24日,银行间是债券交易主要市场,背靠交易商协会的银行占据债券承销榜的主流位置。在总承销金额超过1000亿的30家主承销商中,银行占据19位,券商占据11位。其中排名前十家中,仅一家券商中信建投。

从银行主承销金额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建行总承销金额6982亿,排名第20位的是恒丰银行781亿,但从民企金额/总金额来看,建行为11%,而恒丰为29%,当然这个数据跟银行自身实力、客户资源、风险偏好、信贷投放等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有南京银行和华泰证券两家金融机构入围行业20强。南京银行以1258亿元位居全国银行第17位,发行债券245只。华泰证券以992亿元位居证券行业第11位,发债213只。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两家本土金融机构的民企债券比例都不算很高,南京银行为4%,华泰证券为7%。如何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融资的支持力度,相关金融机构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江苏民企今年以来发债有亮点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省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专项债券、绿色债券等方面收获颇丰,形成了一批债券发行创新亮点。例如,江苏省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PPP项目专项债券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这是我省获批的首单PPP项目专项债券,也是全国首单民营企业PPP项目专项债券。

债券发行人江苏省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是华东地区首家生态修复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态景观建设,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重构和园林景观两大类别。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债券期限不超过7年,主体评级AA,债项评级AAA,采用长债长投模式,能有效避免短债长投导致的期限错配风险。

日前,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18年第一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5亿元,期限5年,利率6.5%。该债券是南通首单绿色企业债券,也是江苏首单由民营企业发行的绿色企业债券。这次债券的发行人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之一,目前,其产品已广泛运用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动力电池项目,符合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琦

相关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整改:对武汉生物疫苗事故处罚偏轻 同城配送用车正逐步“上道”